第33章 计算器(第3/6页)
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起步,到中规模、大规模,再到超大规模、特大规模、甚大规模,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大规模集成电路了,但国内似乎还没有。
为了保证运算的可靠,他们需要的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以只能自己制造。
具体怎么制造?孟秋琢磨了又琢磨,想到了一种广泛应用于涉及制造集成电路的技术——CMOS工艺。
这个工艺早在60年代就被提出了,算算时间,现在国外应该已经应用了。所以理论上说,是可以实现的。
说干就干,孟秋翻了翻上课记的笔记,写了一篇关于CMOS工艺设想的论文。
对于集成电路,他们小组里,除了邓逸,其他人几乎都是半吊子,大家看完这篇论文,就把目光投向邓逸。
然而邓逸也只是略知,他斟酌道:“应该……可能……大概……或许……有点难……”
其他人集体无语。
孟秋道:“难不是问题,在集成电路出现之前,不是也没人想过能把电路放到一块小小的硅片上?”
大家被她说服了,主要是她连这么详细的论文都整出来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舍命陪君子呢?
大家怎么说也是她的前辈,不能被她给比下去呀。
项目的实验阶段就正式开始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研究所相对于其他地方,确实是专门搞研究、做实验的地方,但也不能你想做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有的设备材料是很贵重的,还有的是拿珍贵的外汇想方设法从国外买回来的,可不能随意浪费。
孟秋他们的实验室之前做制退器还勉强可以,换成集成电路,跨度太大了,既没材料也没设备。
申请打到张副所那儿,他也不能同意。
大规模集成电路?知不知道咱们国家有个半导体所,里面的重点项目就有这个?那么多专业的人都没结果,你们几个人的草台班子能研究出来?
这不是开玩笑吗?
跟张副所打过交道的林亦寒肯定道:“张副所不会同意的。”
韩芸道:“知道张副所外号叫什么吗?铁算盘。对外,一分都不能少我们所的,对里,一厘都不能乱花。”
再看看他们需要的东西,个顶个的不便宜,尤其是设备,小孟也太敢想了,别说就他们这个小项目,就是有的大项目也不一定能申请下来。
孟秋手指在纸上划拉了一下,不敢相信:“这些……也难得?”
她在列所需设备时,已经考虑到当前时代技术水平,再三放宽了要求。
连这都不行?
看来他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比她想象中还要艰难啊!
唉!
孟秋挠头,难道他们的项目就要夭折在第一步?
关键时刻,邓逸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申请不到,咱们可以借啊!”
研究所里又不是没有跟半导体相关的项目。
“好主意!那……谁去借?”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唯一一个出身半导体的邓逸。
邓逸:认识你们真是我的福气。
在场外求助下,项目总算能够继续下去了。时教授帮他们申请到了部分材料,研究半导体的张教授的实验室答应借他们用,当然,不能耽误他们自己的实验。
孟秋他们一口答应。
于是他们就开始了正常时间研究理论方案兼其他部分,中午等张教授他们项目组的人去吃饭,过去借用设备的生涯。
材料数量少,设备使用时间短暂,每一次实验都至关重要。
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始终没有成功。
林亦寒他们都产生怀疑了,是不是这种方法做不到?
孟秋却不相信,不可能啊,没道理啊。
她反复思考问题出现在哪儿,下班的时候脑子里还在琢磨这件事,走着走着,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