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8页)

那一日,苻坚拉拢元人大将阿术上了他的贼船,本想着自己手握四十万大军,便是就此杀入京城逼宫政变,也是绰绰有余。

结果到了军营一看,好家伙,这四十万里面,有三十多万都是新征收过来的民兵,对上忽必烈的精锐怯薛军压根就是不堪一击。

苻坚并不打算就这样去送死,筹谋一番,当即回了长安封地,只留万余精兵日夜兼训,俱为披甲锐士,能征善战。

余下数目巨大的民兵皆是发放农具器物,令就地屯田开垦,回归农时,较有文化的一部则在长安一带建设学校,推崇经筵,公开授课。

众人当然欢悦,由是共乐推戴,归心于太子。是岁得谷收万斛,四围丰稔,长安周围百余里本为陵谷荒土,也被他彻底开发了一遍,绿园成荫。

忽必烈耳目众多,散落民间,见他如此大动作,自是连夜上达天听,引发忽必烈心头对太子的猜忌愈演愈烈,终至忍无可忍。

一番羽檄飞书裹挟无限杀机,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长安城苻坚案头,措辞严厉如刀,传下帝令隐晦逼他速死。

苻坚:?

狗皇帝这是把他当成傻子吗?

若是本来的太子真金,指不定还真因为父皇的猜忌就这么一抹脖子,郁郁而终了。

但他是谁啊,他是大秦天王,千古一帝好吧,忽必烈既然选择要跟他撕破脸,他也不想再扮演什么父慈子孝的戏码,直接反了便是!

关中地区就是他的基本盘,虽然已经建设得不错了,但要想以区区一地抗衡举国,还是绝无可能的。

苻坚虽然军事能力薄弱,在自己位面能一统北方,全靠王景略带飞,但论起政治操作,纵观整个魏晋南北朝也是绝对的第一流。

考虑到自己停留在副本的余下时间不多了,自立已然来不及,他思忖再三,决定挑拨朝中各方势力进行内斗,就当是给新朝统治者开路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北方汉人世侯和蒙古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他们当然不是无条件死忠于蒙元,只不过为了保全家族富贵和地位不堕,才选择为蒙古冲锋陷阵,作马前卒。

张世杰兴起于东南沿海,又掀起了一轮全新的势力洗牌。

世侯们有的闻风而动,极为积极地伸出了橄榄枝,更多的却是按兵不动,神色高傲地静观其变。

反正在他们看来,江山姓张也好,姓孛儿只斤也罢,都得仰仗汉家世侯的力量,自己才是掌握有绝对主动权的一方。

张世杰区区一介贱民出身,就算成为天子,难道就敢跟他们翻脸了吗?

对于苻坚来说,他本人并不是很在意最后登基掌控天下的是张世杰还是真金,他只想确保汉化改革能进行下去。

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拉一批、杀一批、打一批这些汉人世侯,将他们从与蒙古贵族怪异纠合的利益圈中剥离出来,来日要么成为汉化主力军,要么就只能荣光堕落,彻底消失在滚滚洪流中。

再比如为寒士们开一个上升通道,在长安城外广开求贤令,请四方豪杰入室手谈,等等。

做完这一切之后,苻坚带着自己的精兵北上,杀向了京城。

“他能成功吗?”岳云看到这里,很好奇地问。

“显然不行”,少年诸葛亮分析道,“他就是有意去送的,要是换做陛下或者岳王,肯定能做到两万人取京师,当年北伐就是这么多孤军先行,至于秦王……还是差了一截。”

见众人都充满不解地看着他,诸葛亮进一步分析道:“秦王自身也清楚这次肯定不能成事,所以没有讲究什么兵法策略,就是一路硬碰硬地厮杀过去,只求引发方向,声势浩大。”

“他想要表明一种决绝态度,为反忽必烈势力添上最后一把火。他这一死,万里江山从此倾塌,他也将成为一面反元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