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8页)
若是将他放到北魏、隋末、唐初,这些更晚一点的年代,他都会做得比现在这个位置更好。
但苻坚并不觉得命运不公,因为他就是他,他是历史上真正搞汉化和民族融合的第一人,若没有他,后世王朝的轨迹亦会随之而改变。
很多的书籍会因此断传,很多的文化会因此消泯,无数百姓都会随之死去……
也许史书不会记载,但长安城的百姓会记得他们的帝王,记得当年曾有过那样一个在乱世中的净土,恍若尧舜般的丰年盛世。
“景略”,苻坚沉思到这里,轻轻握了握昏睡之人的指尖,低语道,“朕去了,你在这里等着。”
他是打不过姜维,但即便是送死,也比什么都不做来得要好。
此刻,姜维听了这一通叙述,心情十分复杂,若是换做别人,可能也就直接一剑把苻坚戳死了。
但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苻坚都没杀过人,也没有什么武艺,他不可能再搞这种根本不公平的对决,也没办法违背自己坦荡行事、毫无愧怍立身于天地之间的作风。
“你可以选择文斗”,许久,姜维神色冷漠地说。
他毕竟是诸葛丞相的弟子,文武兼通,善弹古琴,真要文斗起来,他未必会输给苻坚。
谁料苻坚却摆了摆手:“不成,这对你来说不公平。”
他微微笑了一下:“朕也知道你们季汉的情况,如今大概也是风雨飘摇,亡国之危在即了吧?你也有自己的难处,朕不能因为景略遇险,从而趁人之危。”
姜维听了险些想晃晃他的脑子,听听里面的水声,拜托,有没有搞错啊,我是你的敌人啊,你怎么还为我考虑呢?
这是何等的圣父行为?
姜维在这边感叹,抬眸往天幕上看了一眼,便发现众人也都在讨论着苻坚的事迹,其中提到最多的,要数苻坚把投降过来的一群胡虏全都引为臂助,视为重臣。
譬如那个羌人姚苌,后世把他吊死在新平寺的那个,还有大燕的开国君主慕容垂。
王猛都已经使出金刀计,搞了一通离间,准备把慕容垂搞死,永绝后患,苻坚居然拒绝杀死慕容垂,觉得有失帝王仁心。
他甚至这么跟王猛说,方今正是英彦汇集,慕容垂因为信任朕,选择前来投奔,朕岂能辜负仁人志士一片丹心?纵他心怀异志,朕唯以诚心相对,信任相向,他总有一日会被朕感动归化的。
王猛当时看了自家这个傻白甜的皇帝许久,长叹一声:“也罢,陛下就坚持自己的路便好。”
苻坚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说服了景略:“那你以后不要再对慕容垂动手啦,十个他都比不上一个你,你又何必一直跟他过不去呀。”
王猛被他拉着手,心中悲伤不已。
他没有任何一次像现在这般觉得,自家陛下完全不适合这个乱世,并不是每一次真心的付出都有回报的,那些羌胡鲜卑之人,固有信义之士,更多的却是尚未开化,只知杀戮的蛮夷。
数十年来,烽火淹没了世间长宁,杀伐才是唯一的真正原则,而不是苻坚一贯坚持的圣王作风,所谓以身作则的道行教化。
他以柔软展现向这个世界,但只会被这个世界伤得千疮百孔,命悬一线。但是话又说回来,正因为苻坚是这样的一种性情,他才会给予王猛毫无保留的信任,古往今来,莫过于此。
王猛看着自家陛下,眸中渐渐露出了坚决之色。
你不愿意杀的人,我来杀;你不愿意动的手,我来动;我可以为你攻城掠地,筹谋周全,挡住世间所有的风刀霜剑,只愿你在明堂高座,干干净净地做你的一代仁君。
可是……
我又还能活多久,还能再保护你多久呢。
陛下这般行事,会让我在黄泉路上都始终牵怀挂念,走得不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