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4/6页)
但谁让他正好回京述职,“正好”顺路。
应天府错综复杂的势力,也愿意给这个顺水人情。
即使到现在。
他们也不明白,王长东这个老滑头,到底哪点惹到聂大人了?
还是说聂大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这个答案他们不得而知。
反正这会把那不到十斤的种子分了,才是要紧事。
聂世鸣那边许诺的更多稻种,会在七月份送过来。
到时候,他们也能种上占城稻了!
这些人的贪婪让聂世鸣有些不适。
四年了,他才知道这些人贪婪的时候,是什么鬼模样。
都是读圣贤书过来的,都是科举上来的。
为何一点读书人的样子都没有?
那些圣贤书真的有用吗,真不是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再想到纪元。
聂世鸣的佩服更深。
甚至有一点点窃喜,自己对纪元是有用的,这可太难得了。
那是不是说明,自己入了纪元的眼?
一路上,聂世鸣在思绪里反复横跳,竟然还在路上写了几首不错的诗。
这些诗句一看便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
聂世鸣再往京城方向走,估计一两个月可以到。
纪元此刻还在建孟府府城。
他从四月二十三住到殷博士家中,每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跟之前的状态完全不同。
顶多跟殷博士讨论讨论礼记,其他时候则在等人。
四月二十七,纪元还送走大海。
虽说进了建孟府地界,到底不是大海的家,他的家人都在正荣县安纪村,自然回家心切。
剩下的路,也算分道扬镳。
大海很是不舍,却也知道总有分别的时候。
安大海十一岁认识纪元,刚开始纪元拉扯着他读书,后来给他寻兽医师父。
十九岁又跟着纪元去滇州府。
如今二十三,带着他赚回来的银钱跟满身的本事回乡。
可以说,如果没有纪元,他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他这,也算成就吧?
大海朝纪元挥手,忽然发现,纪元似乎一直都是一个人。
村里的同窗们,渐渐跟不上他的进度,留在原地。
县学里的同窗也是。
这次来府城,发现府城的人同样如此。
但纪元却并未抛下他们任何一个人。
他怀里,还带着纪元写给小河的信。
当然 了,还有赵夫子他们的信件。
大海忽然想到小时候学过的一句话,良师益友。
纪元就是这样吧。
要是聂世鸣在这,知道大海的想法,或许就不会再纠结圣贤书不圣贤书的事了。
一本书怎么解读,怎么背诵,怎么运用,在乎读书的人,不在乎书籍本身。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路线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
可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天下的人,是天下的风气不正。
送走大海,纪元没事就跟李锦出去闲逛,还去了东市第一街,栖岩寺故地重游,又找了之前的夫子们叙旧。
唯独不好的是,本地府学学政多次找他去讲课。
现在的建孟府学政,知府,早就换人。
但对纪元的热情依旧。
纪元推脱不成,便去讲了几节课,竟也引来无数学子围观,课堂挤得都没地方站。
好在他等的人,终于在五月之前回来了。
数科,高夫子。
如今的建孟府府学,已经没有数科这门学科了。
都说这学科无用。
高夫子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纪元忍不住吐槽:“有眼无珠。”
高夫子点头:“说得好。”
府学掌印殷博士无奈:“没办法,如今科举又不考这个。”
这也是实话。
大家并未过多闲聊。
转而把目光放在高夫子手里的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