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9/10页)
安大娘子更是居功至伟。
也就可以算是十八个人做了六万斤的青储料,还要去掉前年挖的窖。
纪元边解释边道:“这么算的话,青储料的买卖,一共需要一百三十人。”
不等他们说,纪元继续道:“分为两个工种,一个挖窖运草料。”
“女子则来细细的铺料,这个活要格外细致,必须妇女来。”
后面算是纪元的私心。
如果一窝蜂地找人,各家必然先派男子出来,毕竟是挣钱的活计。
可铺料这事,确实要细。
而且这买卖从一开始,就有安大娘子这样做活的。
也有安二娘子这种记账的。
要是因为推广出来,全都变成其他男子的活计,那她们两个“创始人”说不定都会被排外。
纪元感激当时安大娘子雇他做事,必然不会让安大娘子“失业”。
而且他说的也是实情,相比于挖窖这种事,均匀地铺料,才是做青储料的关键。
一百三十个人,对安纪村这样一百多户,六七百人的村子来讲,人数也不少了。
六七百人的村子,去掉小孩老人生病的,差不多每户都能出个人,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安村长点头,这样就好。
订单有了,工作的人有了。
接下来就要说到利益分配。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纪元道,“先定下规矩,省得以后出什么事。而且这份文书要上报官府,一定要合理才行。”
安村长见纪元细致聪明,开口道:“元哥儿,你直接说吧,我们都听你的。”
安叔公立刻看过来,他也有点紧张。
以前青储料的买卖,他算是主家。
现在从唯二老板变成合伙人,自然担心自己的那份收益。
“安叔公是最做青储料的,所以以后青储料的买卖,他必得有话语权。”
“您是村长,又是牵头人,自然也一样。”
首先,大权不能独揽,分为两个人。
但两个人还不够,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再请赵夫子赵秀才做中间人,他清正严明,做事公道,大家都放心。”
赵夫子的为人,大家都相信。
纪元又强调夫子是秀才,自然是告诉大家夫子是有功名的,请他来做三权分立之一,非常合适。
安村长跟安叔公果然点头。
安纪村青储料的买卖,有了这三人,后面就好了。
那就是放出消息,他们要开始招人了。
一共招一百三十人,男女各一半,年龄都在十四到五十五之间。
等人招好,挖窖,收料,这些事都不用纪元管。
安叔公,安大娘子,二娘子,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毕竟他们家二三十口人是管,现在多了一百多人,一样是管。
利润分配上,自然是谁做活多,谁分的钱就多,大家可以互相监督。
安叔公家能多一些,是因为他家还能出九口现成的窖,而且一部分订单也是他家拉的。
安村长牵头做了此事,到时候利润由他分配,自然要受赵夫子的监督。
好处也有,他已经让他在外面给牛穿鼻环的大儿子四处打听,谁家需要青储料,他自然也能抽一份。
张兽医更不用讲,他倒是也会检查青储料的品质,而且他接触的养殖户更多,订单根本不用愁。
这已经是几乎农村集体经营了。
等于在安纪村开个青储料的作坊,原本的村长变成作坊老板。
大体的事情定下,里面细节更是磨人。
纪元亲自去请了赵夫子,赵夫子听说是经营的事,根本不想理。
可听说跟养牛耕田有关,这才应下。
有他这个铁面无私的,这事不会太差。
作为监督人,在细节的利益分配上,自然也有一份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