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陈致乐了,他很确定杨语桐应该是不知道的。
“就是不知道你家那边想怎么办,咱们商量着来呗。”
她对一些形式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两个人心向对方,那些都不重要。
“老陈同志会很愿意,他最近正在接受组织的考察。”
陈援朝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如果能更进一步,那会是另一番光景。
不能更进一步就差不多在这个岗位退休了,要是参加集体婚礼,会少很多麻烦。
十一假期过后,大家都好像得了假期综合症,多少有些提不起劲来。
杨语桐每天忙忙碌碌的,白天没时间她就晚上有时会晚些睡。
她还是更喜欢手写计算,十月下旬还没供暖,在家里开空调也觉得脚上有些凉。
杨语桐都穿上棉托了,看着自己这写了厚厚一摞的手稿,她最近看了不少矢量技术方面的文献。
她的曲线方程,如果加上这些因素,就会变的很有意思。
以她这篇论文为基础,有些飞行器再也不按预计轨道飞行了。
当然这要想落地还需要一线的科研人员继续努力,但现在这个指导理论已经有了。
这一口气写完,她明天就可以开始整理论文了。
今天晚上写的酣畅淋漓,放下笔肚子里面咕咕响了。
脑力劳动也很消耗能量,看了眼时间快十一点了,这个时间饿了是吃还是不吃。
吃了还挺有罪恶感的,但不吃她会饿的睡不着。
杨语桐给自己煮了包泡面,再放点小青菜,卧一个鸡蛋。
最近陈致单位又有任务了,他都好几天没联系了。
在抽油烟机声里,她好像听到了敲门声。
杨语桐关了抽油烟机,走到门后透过猫眼看过去,外面并没有人。
这大半夜的她也不可能开门看,也许是她听错了。
吃饱了她又看了看自己这篇文章,晚上的时间过的很快,这星期她基本都是十二点左右休息。
睡前又检查了一遍门窗,最近的进展还是挺顺利的,她觉得放假前这个项目就差不多了。
在魔都的航天研究所,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辩论。
“咱们载人航天,还是以稳妥为主,你这个不能拿来就用啊。”
几个所的专家现在还是挺有争议的,尤其是魔都这边的杜总工认为毕竟是载人工程。
还是应该按照以前的成熟方案来,稳妥为好。
“这个优化方案,可以把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有巨大的优势。”
京城航天所的刘总工很是推崇这个新算法,这是他们所在燕大杨教授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实践。
“你的后半部分算法,我觉得不可靠,人家杨教授的公式也不是这样的。”
杜总工觉得这有些冒进了,一旦出了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又绕回了这里,那这样,咱们请杨教授来给指导一下,看这里这么算行不行。”
刘总工想出了这个办法,都说他急了,实在是时不我待啊。
现在请这个提出理论基础的人来给大家上上课,讲解一下,这也更有说服力。
就算这次载人项目不能上,可以货运飞船先上,下次的载人项目就能用了。
周一上班的时候,杨语桐接到了通知,她投稿的那两篇文章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论证了。
需要她去魔都的航天研究所出差一趟,关于以后载人飞船上天后交会对接的轨道算法等问题。
杨语桐打算把本科的课上完,研究生那边课等过后回来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