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2页)

樊伉忍不住淡嘲道:“当然也可能是伉年幼见识浅薄,没有看出建信侯此举的深意罢!”

“那依兴平侯所言,该当如何?”萧何问道。

还能如何?

樊伉眨眨眼,道:“除了休养生息,还能如何?”

就他看来,处于赤贫状态的大汉,除了轻徭薄赋,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生产的措施,吸引那些豪强流民主动来关中定居,别无他法。

用强硬的手段强迫别人迁过来,实为舍本逐末劳民伤财之举,乃下下之策,不可为。

萧何依旧不耻下问:“敢问兴平侯,如何一个具体的休养生息之法?”

樊伉反问他:“萧丞相以为栎阳的樊氏作坊园如何?”

萧何微愣:“甚好。”

在他看来作坊园虽然规模不算大,然而发展得井井有条,大家都有活干有饭吃,甚至毫不客气地说,樊氏作坊园里生活的那些人,比外头大多数的人都要生活得更安稳。

樊伉笑着道:“难以想象以前那里不过是安置雪灾灾民的临时棚户吧?虽然作坊园里很多都是流民贱民,然而也有一部分附近农人闲时过来讨活计,而这些农人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乃是其他郡县的灾民,因为作坊园发展得好的缘故,雪灾结束后并没有返乡,反而留了下来。”

当初亲自前往棚户区安置灾民的刘盈最有发言权,闻言他点了点头,道:“伉儿说得没错!原本作坊园乃是一片荒地,现在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周围就已经聚集了将近一万人,而且还是他们心甘情愿留下来的。”

这么一想,刘盈觉得当初那个作坊园建在栎阳太可惜了,若是建在长安,现在长安城岂不是能多一万人口?

别看一万人放在大汉朝是少了点,但若是细思,就很可怕了。

能让一万人心甘情愿地在栎阳城安定下来,光是这一点就比什么样的徙民政策都更稳妥。

刘盈能想到的吕雉自然也能想到,她皱眉思索了一番,然后松开眉头,忽然问道:“你那个书院如今可还顺利?”

樊伉愣了一下,没有想到吕雉会突然关心起书院的事,老实回答道:“书院尚在摸索阶段,如今已有五十名学子,其中幸得滕公和萧丞相的支持,送了萧同公子夏侯公子来书院学习,禄表兄也在。”

吕雉便道:“听起来似乎不错,哪天我和太子也去看看。”

樊伉:“……”

萧何会意,捋须点头,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关心一下萧同在书院的学习。

放假归来,正在府中装病打算以此逃学的萧同突然打了个寒颤。

他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心想真奇怪,明明太阳这么大,他怎么还会觉得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