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返乡(第2/5页)
这习惯好,小孩子吃东西也比大人看着舒服。
孟培德问这是怎么教的。
江知与说:“他俩自小就爱抓东西,比别的宝宝要早学会抓取,能吃辅食以后,我们就有意教他们抓取食物,他们也爱模仿,慢慢的就学会了。”
这也是谢星珩提过几次“小孩吃播”,他们不知道具体月龄,每天吃饭的时候带孩子抓抓试试。
能自己吃之前,也是大人抱着喂。
江知与说:“主要是氛围得好,要给他们及时反馈,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开心。”
孟培德不知道怎么个氛围。
谢星珩给他演示了一遍。
宝宝们吃着饭,谢星珩在旁边可劲儿夸,什么真厉害、真棒张口就来。还会点名,搞竞争。这一口哥哥吃得好,那一口弟弟吃得香。两个宝宝乐呵呵就把饭吃完了。
孟家没这种教育。孟培德算是开明的人,读书越多,越没乱七八糟的规矩,但这样哄着小孩,是没有的。
他连连点头,也用上了“氛围”一词。
“你们家里氛围好。”
孟家氛围相对紧绷,也是他太有威严。
饭后留坐一会儿,夫夫俩就带着打瞌睡的宝宝们回客栈。
他们出正月就要回丰州县,也没几天,就不到孟府叨扰。
又次日,谢星珩带着江知与跟孩子们出去逛街采买。
锦鲤宝宝兴致缺缺,只爱跟人叽叽哇哇,不爱看漂亮东西。
到了布庄,他连进店的客人都要招呼两声,社牛属性继续巩固中。
谢星珩跟江知与都及时给了回应,让他保持外向、话痨。孩子还是开朗点好。
天玑宝宝沉迷于漂亮衣料、帕子、鞋子。
店里没有小宝宝穿的绣鞋,江知与问了定制的时间,算着来得及,给定金,给他做一双亮闪闪的鞋子。
这鞋样让谢星珩想到现代的公主鞋、落地发光鞋。果然不论古今,小孩子的审美都一样。
既然爱这种,小孩子的衣料又不经穿,谢星珩就往珠串那里下工夫。
天玑宝宝看着各式亮闪闪的珠串,简直挪不开眼,锦缎都不看了。
谢星珩跟江知与说:“咱们多买些大点的珠子、彩石,回头找人钻孔,缝在衣服上,经穿,他也喜欢。”
锦缎的话,他们现在的财力,消耗不起。买个两身解解馋,反正小孩子分不清料子好坏,随穿什么,都爱去泥坑打滚。
两个孩子得端水。
锦鲤宝宝现在不感兴趣,回头看见天玑宝宝跟他穿得不一样,也得哭着要。所以买东西买两份,亮晶晶的鞋子也同款来一双。
谢星珩跟江知与讲笑话:“以后天玑宝宝要嫁人,小锦鲤能吵着要一起嫁吗?”
这什么比喻啊。
江知与横他一眼。
谢星珩自问自答:“好像有可能。我看过很多吵着要给姐姐当陪嫁的弟弟。”
江知与:?
“你在哪里看见的?我怎么没见过?”
谢星珩耸肩。
“我老家。”
传说中,姐姐有血脉压制的地方。
他岔开话题,让江知与也看看。
“多挑点,我爱看。”
江知与点点头,选的不是花团锦簇的样式,相对素雅。总体又不是商户能穿的样子。
谢星珩歪歪头,想着他上次寄回家的衣料还没来得及穿,便没多说。
衣料买完,谢星珩又给江知与选鞋子。
他在现代时,还比较喜欢买鞋。很多好看的鞋子,他没空穿,也要买来收藏。鞋柜里一堆新鞋。
要是买的运动款,还会凑“色卡”。
古代嘛,他没啥收藏欲望。瞧着就那样。
小哥儿的小姐儿穿的鞋子却不同,漂亮得紧。
江知与连着说不要,也被他硬买了三双。
做衣服慢,幸好江知与身材匀称,照着成衣尺寸改改,没两天就穿上了。
江知与长得好,成亲几年,脸上、眼神都少了稚气。从前需要刻意伪装的气势,现在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