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烟花秀(第3/7页)

谢星珩:“……”

叫名字是什么很特别的事吗。

他惊讶。

很真诚的惊讶:“不会吧,你不会连他的小名都不知道吧?”

林庚:“……”

“你知道?”

谢星珩不知道。

他打听小鱼好朋友的小名做什么。

话题自然转向,说起了人才培养。

以商户的家财,大力培养人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就像江家现在的生意,肯定有得赚,但也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相当于拿钱买名声。

所以百姓们明明掏了银子,却对江家宣传的“白给”不反感。

近乎成本价,可不是白给?

林庚想听听谢星珩这样做的用意。

单纯是为了表现自己,他做到了。

效果不好的话,做了就是哗众取宠。

生意的事,不能看短期成效。

谢星珩认可这点。

做生意,不能只看短期效益。长线发展是需要规划的。

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发展。

市场有多大、当地消费水平、产品竞争力、发展前途、经济效益……物资情况、资金额度等等,全要考量。

做长线发展,不能做足全部准备才动手,这跟挣快钱不同。

挣快钱是新颖性、时效性,赶着热度,利用信息差,迅速将货品变现。

长线来看,核心则在于“变”字。

变是变化,也是变通。

环境、商品、政策、客人需求,甚至竞争商家增多变强、核心团队变动,都算发展中的变化。

变通则是随机应变。在变化中发展,也在发展中变化。

谢星珩现在是利用江家已有资源,盘活当地经济。

说白了,丰州只是一个小县城。再大的本事,也只有一县之财。

“县”的单位不变,“财”的容量质量可以变。

市场扩大的前提是,老百姓手里有钱,还愿意花钱。

他带着百姓们挣钱,然后再挣老百姓的钱。回流一圈儿,还是他的钱。

他现在的“白给”,同样是散财。千金散尽还复来。

厚积薄发,只待时机。

积累期,是百姓们的攒钱期,同样也是江家的发展期。

真正的爆发时刻,他们要接得住场面。

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大的企业,还是以实业为基础的企业,需要多少人手?

最基础的工人,不论是种地还是养殖,亦或者榨油、晒酱、做肥料,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管理呢?每一个分区,都要设立大大小小的管理层。将每一件事都落实。

层层分工,人人有责。从底部向上,螺旋式上升,形成稳固又高效的生产区。

生产之外,还有经营销售、信息整合,更有产品创新更迭的重点部门。

在两者之间,还有仓库作为中转站。

以品类分,多不胜数。

以状态分,还有原料、半成品、成品。

丰州只是起点,朝局稳定后,仓库还会再设立对外联络区。

将生产线安全隔离,以仓库作为销售之源。

远的不说,这批人才,他还需要再往京都输送一批,帮着京都分舵的人立起来。

退居种田是休养生息,货品充足以后,也到了经营变现的时候。

南地镖局同理。

他对南地了解少,徐诚辛苦打通的联络网,不能断了。

这一番深谈,又到了后半夜。

生意的事,聊是聊不完的。

谢星珩上辈子的梦想是,做大做强,做市场晴雨官。

市场变化,他说了算。

这辈子……不提也罢。

谁能相信,他最初只是想当一条有钱又闲的咸鱼。

夜深散场,谢星珩同性恋心理使然,受不了跟男人挤着睡。

屋子小,他想想林庚身份,忍了,把床铺让出来。

林庚不用,赶着夜色来,又趁着天没亮走。

谢星珩为了看烟花效果,昼夜颠倒,一晚上聊天说话,没到困倦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