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赎嫁妆(第4/6页)
这头不能出错。老百姓的要求很低,不能因他们平时没闹,就把事情忘记。
本地佃户同理,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时一视同仁,上下同庆。
丰州县大大小小的木匠都接了江家的急单,做益智玩具。
江承海另派了人,去上水县跟老白谈合作。到十二月中旬,也回来传信。
“白老爷答应了,他说赶在年底前,挣不上姑爷要的数目。两家亲厚,他便提前预支一笔银钱,过后挣钱了,就从货款里扣除,多退少补。没挣钱,就让老爷你给他补上。看在两家情分上,让姑爷有新想法,别忘了上水白家。”
是个厚道人。
能让他在春节前把老婆的嫁妆抬回家,谢星珩不会忘记上水白家。
十二月中旬,府上来访的管事、掌柜的成群。
农庄管事陈大河,今年携带妻儿一起来的,腰板直挺,脸泛红光,笑得牙不见眼。
江家今年主要重心在农庄上,几个厂子开起来,再有众多百姓落户,他手下管理的人将近八百。
作物都好,人员团结没矛盾,产品一样样的出,每回去仓库,里头都要更满一些。
差事办得好,他心里自豪,主家奖赏也丰厚。
今年从农庄送上来的年货,车赶着车,足足五辆牛车,牛车边,还有众多农户跟随,他们是结伴来赶大集的。
货卸在江府,他们买的东西,能再用牛车装回农庄。
陈大河带着妻儿,见完东家,一家人也去买些年货。今年手头松,攒起了银子,早计划好了要买什么,都热闹着。
鸡场那头是王管家照看,明面上的管事是他家小哥儿来巧。
来巧跟着到县里,拿上了账本,去谢家,找谢根夫夫对账禀报。
哥嫂还没学到这里,要叫个人去。
江知与多问了一句:“来巧是不是没说亲?”
的确没说,离府时,王管家身体需要休养,来巧没心思说亲,离不开老父亲。后边鸡场忙,大大小小的事经他的手,更没空闲。
谢星珩看一眼来喜,把来喜使唤过去对账。
“看你本事,来巧要不愿意,你也别哭。”
来喜应声,出府前,还把今年新制的冬衣换上。原打算过年穿的。
其他铺面的掌柜相继过来,先到镖局那里坐坐,吴术做了基础核对,才让他们来府上回话。
镖局关门,连带着各铺面的货品都不够。
米粮铺子搭着卖盐,杂货铺子里即将清场,陈列出农庄的农产品。
别的铺面,江知与跟镖局占股的镖头商量过,他们有意开铺子的,就先用家里的铺面,试着开门做生意,能成,分期付款,把铺面盘下来。不能成,就当花时间试个错,反正缺货的铺面,空在那里也是干耗着。
这批掌柜的,自然是优先自家人,留下掌管继续经营的铺面。
其他人,得看新东家的生意如何,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
有经验的老掌柜是人才,正经开门做生意的,很难舍弃他们。
谢星珩算过风波平静的年限,除非天下大乱了,否则就是三五年的事。
这些掌柜的,酌情“白养”。
也就是人品才干都好的人,不会让他们失业。
其他的,趁机辞退。
徐诚的娘亲穆彩凤直接拿钱盘下了一间铺面,做什么生意,还没想好,这是她跟徐天智夫妻俩给徐诚买的嫁妆铺子。
等徐诚从上陵府回来,怎么也该说亲了,不能由着他野。招婿也行啊。
穆彩凤带着小孙儿来的,眼不离的盯着孩子,怕他磕着碰着,嘴上还能跟宋明晖说说徐诚。
“也不知舅老爷家的孩子看不看得上他,要不是你说舅老爷家有个孩子没说亲,我真是不会放他去。”
宋明晖的大哥有两个儿子,小的名叫宋野,跟徐诚一般大,盐帮的特殊性,不好找外人,知根知底的人选又太少,再有杂七杂八的琐碎小事,还没娶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