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灞上相见,嬴政的感触(第2/4页)

恍惚间,白衍都快要忘记,多久没体验过这种惬意。

“将印!”

嬴政看着白衍的举动,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看着白衍手中的将印,听着白衍的话,一时间,眼中尽是意外。

身为秦王,嬴政何尝不知道白衍这般举动,是归还兵权。

看着面前跪于地上的白衍,嬴政不由得想到,此前昌平君叛秦后,导致秦国部署尽数作废,李信兵败、王贲撤兵,楚东的秦军岌岌可危,最终,是白衍统领秦军破解楚军攻势,而后也是白衍,统领秦军一步步击败楚国大军,消灭楚国所有力量。

眼下,秦军全部都在王贲、杨彦麾下,正在攻打楚都寿春,而本该统领秦国大军继续夺下寿春,载入史册,名震天下的白衍,却急匆匆的返回咸阳,只为亲自复命!

嬴政心中都有些哭笑不得,不知说些什么。

从古至今,多少人对名对利,趋之若鹜,不择手段,而灭楚,更是数百年间,至晋国以来,无数诸侯国的将军,都求之不得的机会。

恐怕此时错过这一次后,也是日后再也不会有的机会。

白衍,却这般放弃!!!

“复命!”

不过嬴政也清楚,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两个字背后,其中的艰辛与不容易。

当初嬴政所做的选择,所下的命令,以及白衍承受的压力,他们君臣二人都清楚,天下所有人,就连秦国朝野内,也有无数人在等待着看结果。

胜,则君臣共荣,败,则臣子获罪,而国君获谏。

“或许这也是为何白衍如此着急回咸阳的原因!”

嬴政看着白衍,眼中满是感触。

幸好最终,白衍扛了下来!

如今回想曾经白衍在遂阳城说过的那些话,往日白衍所做的事情,嬴政忍不住在心里拿朝堂其他大臣,与白衍做对比。

而这不对比还好,一对比过后,与其说对白衍如何如何,不如说所有大臣,此刻在嬴政心里的地位,瞬间降低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就连李斯、尉缭、王翦、冯去疾等,那些格外倚重的秦国大臣也不例外。

这并非嬴政夸张,而是这一对比,差距实在难以衡量。

例如此前在上郡高奴,有危险的时候,白衍第一时间考虑的是秦国,并非是自己的性命,如此忠义之心,在秦国朝野,至少胜过一半官员。

例如在雁门,有祸害百姓蔑视秦律的官吏、士族勾结时,白衍担心的不是得不得罪人,而是彻查清楚,如此忠义之举,在秦国朝野,又至少胜过半数秦国官员。

而此番灭魏攻楚,面对无数人看笑话、面对秦军最为危险的时候,面对整个秦国朝堂,都将李信兵败,昌平君叛乱的责任,怪罪在他嬴政之时,白衍亦能如此,大可逃离齐国,然而白衍却站出来,誓不归齐,带着秦军历经千辛万苦,踏平一切阻碍,终于战胜楚军!又胜秦国朝堂官员几何?

而眼看就能灭楚国,名震天下之时,白衍却放弃唾手可得的名誉、权利,放弃攻下寿春、占领王宫的种种好处,放弃一切,匆匆赶回秦国复命,秦国朝堂内,又有几个大臣能够做到放弃名利,如同白衍这般?

更何况。

嬴政从始至终,在内心深底都从未忘记,昔日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之时,在秦国朝堂下,文武百官皆望而不上前之际,是白衍独自一人,挡在他面前与荆轲拼命,最后更是替他挡下荆轲那带毒的一刺。

白衍倒在他眼前的样子,嬴政至今都难以忘怀。

如此种种,又要如何对比!

此时。

看着这个可以为秦国舍身赴死,可以因为复命而放弃名利,可以为他嬴政在前面挡刀剑的秦国将军,毫不犹豫的把将印呈送到到自己面前,归还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