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家都把刘德然当标杆(第2/3页)

豫州方面,袁绍统治一般豫州境内,而东向接连淮南的一部分土地,则是由曹操协助管理驻扎。

倒不是说袁绍特意扶持曹操,而是最近一段时间,豫州黄巾再度蜂拥而起,席卷汝南境内,曹操先前曾经扫灭了一批黑山军,在治贼方面颇有些经验,于是袁绍便利用携大胜而归的曹操,剿灭豫州境内的黄巾贼。

曹操这一次借着讨伐豫州境内的黄巾贼,与汝南境内的一批士族群体交好,同时还并利用收服的黑山黄巾和汝南黄巾,开始在淮南与豫州西境进行屯田。

曹操此举也是受到了刘俭的启发,决定效仿他用屯田的方式,来解决南方的粮食问题。

刘俭的屯田制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

在刘俭施行屯田之前,汉朝境内的所有屯田举措,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一种正式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但是如今的刘俭开创了先河,他将屯田当做一种社会与经济制度来进行操作。

毫无疑问,刘俭的措施是成功的。

而一直对刘俭极为关注的曹操对刘俭这种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曹操在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后,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

而颍川人枣祗则是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淮汝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

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仿效刘俭在河北的做法,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他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官署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成组。

由官署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官署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屯田制由此开始在南方得到广泛的推行。

曹操不断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

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大汉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可以说,曹操效仿刘俭的做法,为大汉又保存了一部分元气。

但是,曹操的做法与刘俭相比,却存在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刘俭是后来人,他知道屯田到了后期会产生的巨大弊端,以及对普通百姓的伤害,所以他有后手来遏制这种情况。

但曹操没有,相比于刘俭的爱民如子,曹操的屯田是充满了剥削性质的。

在曹操治下的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

更重要的是,曹操对开垦的耕田未设立明确制度进行归属控制,同时因为袁绍的关系,使得曹操不得不对辖境内的门阀豪强暂时放纵,故而日后,大量屯田土地一定会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大量屯田客也一定会如原先一样,不断的去依附于众多门阀豪族。

这样的行径与先前的大汉朝,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即使如此,在大汉各州各郡,曹操也是可以说是继刘俭之外的第二先驱开拓者了,他的行为目前来看,也确实是有利于国家的。

……

各地的科举制度推行的不甚顺利,这让董卓感觉非常的没有面子。

特别是他自己所掌管的辖境,甚至没有河北刘德然那边推行新政要来的稳健快速,这岂不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远远逊色于刘德然?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刘德然的行动,成为了天下诸侯们的标杆。

曹操效仿刘德然也就算了,如今却连董卓也暗中跟他相比。

刘德然,他已经成为了天下诸侯们心中的梦魇了。

干啥都得看刘德然。

……

这一日散朝之后,王允找了个借口,请吕布帮忙派人帮他往太原老家运送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