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洗牌后,文丑前来(第3/5页)

此等大功之下,若是不封赏升迁荀彧和关羽,不但刘俭不依,朝堂那边,或许也会有人因为此事跳出来兴风作浪。

董卓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的人。

他自然知晓有些场面事是需要做的。

经过仔细的斟酌,他拟定了幽州平叛的封尚官职。

如今幽州刺史韩馥已经彻底玩完了,完全没有了执政能力,成了残废,对于董卓来说,这个混蛋当初背叛了自己,此番正好借机就地拿下。

于是,荀彧接替韩馥成了幽州刺史。

这个位置的拿捏,是董卓掂量了许久而决定的。

基本算是满足了刘俭的要求,同时也没有给荀彧那么大的权柄。

至于张飞,黄忠等人,先前皆是校尉之尊,于情于理,在军职上也不能再加以封赏,如若不然,岂不是弄出了一堆将军封号?

刘俭手下若是有一堆将军,这今后在河北,他还不反了天。

正好幽州经过此次大乱之后,一众地方太守两千石,因平乱不利,皆可免职。

于是,黄忠迁为右北平太守,张飞是幽州人,三互法避之,往冀州为河间国相,麴义有功为渔阳郡丞,赵珺免去昔日罪责,提拔为辽东属国的别部司马。

骑都尉公孙瓒迁冀州魏郡太守。

简雍则是接替黄忠之职成为了护乌桓校尉,田豫与田畴辅佐之。

简雍这一次在分化乌桓上确实立下大功,而且在明眼人中,乌桓作为军事势力的时代即将过去,不久的将来,乌桓有很大概率被大汉收编,如此让简雍这样相对擅长民事安顿的人在这个时期坐这个位置,远比武将坐这个位置要强。

真正让董卓挠头的人是关羽。

其他人的功绩或许小小的提升,或者平调一下,也是勉强能说得过去。

似张飞和黄忠等人昔日都是校尉军职,虽然秩俸较高,但终归不过是统营的军职,迁成了一郡太守,便是真正成为了执掌地方的两千石,在地方军政一把抓,成为了大汉朝多少名门子弟终身努力的对象。

这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个转型的机会,可算厚待。

但关羽原先就是辽东属国都尉,在辽东属国已经是军政一把抓了。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以让他成一个太守就了事呢?

而且这一次讨平举纯之乱,关羽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凭借他的威望,在幽州集聚了强大的黑道势力,才能迅速的钳制住举纯的兵马,不然,举纯之乱到底会不会发展成历史上那样祸及整个河北的叛乱就不好说了,所以关羽的功劳不可等闲视之。

于是,朝廷方面思虑再三,决定迁关羽为上谷太守,同时使其领使匈奴中郎将,以彰其功。

迁其任太守之职,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还是给了他一个使匈奴中郎将得名号。

虽然只是负责管辖匈奴的开府中郎,但终归是有了将军的名号,可算了给了在幽州立下大功的关羽一个公平。

刘俭的一众小伙伴们都在幽州当了大官儿,一个个都成了大汉朝最高级别的地方长官。

虽然没有刘俭一始预想的那么好,但结果却也完全可以接受。

况且,对于刘俭来说,幽州本来已经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所缺的不过是更加明确的权力集中而已,就算是朝廷方面不给他的小兄弟们任高职,他也会以假节钺的特权使其等暂代之。

有了一众小兄弟们在北疆担当要务,同时又通过肃清了张举和张纯的附庸而彰显威势,下一步,刘俭就要深入推进改革了。

毫无疑问,将因为战乱而无主的土地,以及那些抄没的土地,统统拿出来用以租庸调,施行屯田,是第一步要务。

随后河北商贸协会开始在当地根据各家族的实力进行筛选,再度吸纳了一批可以利用的寒门作为会员,用以增强协会在地方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