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十一柱石(第2/3页)

张郃回答的干脆利索:“某乃南冀州牧使,左将军麾下都尉统管别部司马张郃,奉命在此追杀蛾贼贼首!”

颜良闻之,大喜过望。

他急忙换上了一副笑脸,开怀道:“某乃青州乐安颜氏中人颜良,久仰刘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率众来此相投,正逢这两名黄巾贼首为将军天兵击溃而走,故亲斩之,为觐见之礼,劳烦张司马能够为我引荐引荐!”

张郃闻言恍然,他来回打量了颜良一会,问道:“这俩蛾贼之首,都是足下所斩杀的?”

颜良哈哈大笑道:“区区小事而已,不足挂齿!”

张郃虽然没有看见颜良斩杀这两名贼首时的身姿,但只是大概打量了对方几眼,就能猜测到对方的勇猛程度。

颜良的身形宽大,臂膀宽厚,几乎比张郃本人宽大了整整一圈,差不多能够与张飞持平。

且不论他武技如何,单是这样的身体构造,就注定了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足矣称之为“熊罴之士”。

“好,还请颜兄随我一同前往历城,由我为你引荐!”

“多谢,多谢!”

……

而此时此刻,失去了浮云和缘城的两名贼首的黄巾军,已经完全崩溃。

有一些黄巾军的中层督战官想要靠斩杀败兵来扭转局势,但毫无疑问都失败了,甚至于他们本人都被这些败退的黄巾士卒所携裹。

就算是韩信复生,面对十余万人溃败,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无力回天。

深明战机重要性的徐荣,乘着这个机会,指挥冀州兵鼓足全力追击败兵,不给对方喘息之机。

此刻黄巾士兵溃散,主将不存,徐荣高举环首刀,刀锋指长空大声喊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随着徐荣一开口,其身后的精锐护卫也都手举长矛大喊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百人的呼喊声传到了战场中的数千冀州军处,士气高涨的冀州军士兵们也都是齐齐大声喊道:“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这四个字由近万士气高涨的冀州士兵们喊出,虽然有些杂乱无章,却有能够震撼泰山之力,宛如惊雷一般,炸裂传遍这数里之内的场间。

这喊声可谓惊天动地。

黄巾军的士兵们当黄巾的根本目地是什么?

就是为了活命而已。

如今听到“降者不杀”这四个字,他们就仿佛听到天籁之声。

战场中,越来越多的黄巾军纷纷高声呼喊,他们高举双臂,奋力呼喊,生怕刘俭的手下们听不到。

只是黄巾军所喊的内容都是:“愿降!愿降!愿降啊!”

……

一个时辰之后,战场上的形势基本被平定了。

黄巾军死的死,逃的逃,溃散的溃散,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表示愿意投降。

这次主动归降的黄巾军人数不少,足足达到了一半,至于那剩下的一半,刘俭觉得他们要么就是逃亡其他的青州黄巾麾下投军,要么早晚还会回来投降。

这并不是刘俭为人有多么的自信,而是在他看来,他所施行的政策是最适合黄巾军的。

自从在冀州开始屯田之后,刘俭利用了乱世之后所遗留的大片无主土地作为基础,再根据历史上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均田法中的一些细则为根本条例,稳定住了局势,使百姓有可耕种的土地,使官署有持续性收入,维持了冀州的正常运转。

简单一点说就是因为战乱而导致荒芜的土地,经过重新洗牌之后,全部由政府进行掌管,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用手中的土地租赁权来使社会重新安定。

当然,历史已经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田地依旧会被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用手段兼吞为私田,这种租庸调田的方式,只能够维持一时的稳定,但绝对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