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卷王贾琮(第3/4页)
这事贾琮早就听姑父大人说过,诗会只是一个名头,赴会之人除了林如海同年友人的子侄外,还有老师徐晋的同年子侄。
这将是两方人马的第一次会盟,皇帝都已经安排好了,太子刘弘将“无意间”碰上这场诗会,到时候也算是君臣相得的开始。
只见徐晋将一沓书卷翻开,面带欣慰。
“在诗会那天,你便将你与林丫头写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拿出来,论上一论,看看这份安置疏是否能在各省推行。”
……
府试定在四月初二,时间还很充裕。
三月三殿试结束,荣国府就开始准备三月十三这日的诗会。
贾琮与黛玉抓紧时间完善着那份万言不止的《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林如海也好,贾敬也罢,包括徐晋在内,都没有打搅两人。
他们三人都没有掺和这份奏疏的内容,这份凝聚着贾琮与黛玉心血的奏疏,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两人的抱负。
“大灾之后必有疫病,林姐姐找的这些防疫治病的方子正好合适,就是这医士大夫还是太少了,而且药材无法做到量产,很难让百姓得到及时的治疗。”
黛玉也点了点头,在防治疫病这块标注了四个字:缺医少药。
贾琮倒是提出了人工培育药材以及建立医学院的设想,不过最终还是被现实浇了一盆凉水。
只听黛玉说道:“不现实,先不说医术一般都是家传,敝帚自珍。就说人家有能力读书识字,为何不先试一试科举为官?别忘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大夏不是没有官办的医学教育,太医院就是。
可惜历朝历代的太医院都有着很大的排外性,几乎是家族传承,年轻的民间医士们升迁的空间极小极小。
“唉,这事先放放,改日我去宫中找四哥说一说,看有没有办法。”
黛玉点了点头,翻过此篇,又说起了皇庄、官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事情。
时间一晃就是数日,三月十三荣国府中门大开。
今日恰逢休沐,政老爷带着府中的哥儿排排站,在荣国府的大门口迎接着赴宴的宾客。
自从当年贾珠乡试报捷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文宴之后,宁荣两府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了。
“学生拜见老师!”
“青藤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家慈方才还说,若没有青藤先生的教导,我家这疯猴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沾一沾文气呢。”
徐晋熟练地搓了搓小徒弟的脑瓜子,与贾政作揖回礼。
“太夫人抬举了,有敬公与政公在,宁荣贾家哪里还缺了文气?政公的两位公子,哪一个不是惊才艳艳?”
贾政与徐晋都在都察院任职,又有贾琮这个纽带,自然走的近。
听到徐晋夸自己的崽儿,贾政罕见的与有荣焉。
不想这孽障有一日会给自己这么长脸,看来自己这些年的大棍教育果然是有成效的。
贾政看了看正与卫若兰等人说话的宝玉,心中暗道:既然有效果,那大棍教育还是得继续下去,能在县试考中第二,说不定将来在殿试也能来个第二名榜眼。
“咦,我怎么感觉屁股有些疼?”
刚刚将卫若兰等国子监的学子迎进了府中,宝玉偷偷揉了揉自己的臀部,打了个激灵。
荣国府的前院与东跨院几乎坐满了宾客,不但有林如海与徐晋的同年,还有这些人的子侄,新鲜出炉的进士。
还有国子监的学子,京城诸多书院的学子,贾琮与宝玉这一科县试的上榜者等等等等。
一向宅居的敬大老爷也换了身儒服,坐在荣国府正厅招待宾客,后宅中也有老太太与黛玉邀请的公侯、督抚家的女眷。
这场打着诗会名头的宴请,差不多把大半个京城的达官贵人惊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