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未来三十年的路!(第2/4页)
4685Λ超子和暗物质之间还存在很多递进关系,要怎么才能比较平滑的将这事儿说出来,徐云还需要仔细想想。
而另一边。
确定了徐云确实没有生病后,王淦昌便继续又翻到了另一页上:
“老师,除了这两份相同的Λ超子之外,另一个被发现的粒子也有点特殊。”
赵忠尧闻言眉头一掀:
“哦?怎么说?”
王淦昌将这页报告递到了赵忠尧面前,解释道:
“这颗粒子的质量大概在23.8GeV-24.9GeV之间,算是标准的强子族,但并不属于Λ超子。”
“它的末态位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倾斜条件,我按照费米子的进动频率进行了计算,发现实际和理论数值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偏差。”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缪子的反常磁矩,但又不完全一致。”
赵忠尧的眼中顿时浮现出了一丝好奇,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早先提及过。
凡是费米子的微粒,自身都具备有一个自旋角动量。
这个角动量给粒子带来了一个固有的磁矩,从从狄拉克方程可以推导出来:
因为粒子的自旋也是一种特殊的转动,所以带电荷的自旋粒子也会具有磁矩,可以证明它的大小为g(e/2m)s。
其中e是电荷,m是粒子的质量,s是粒子的自旋,g是一个被称为g因子的系数。
也就是给定一种粒子,它的电荷、质量、自旋我们都知道,所以只需要再通过理论计算就可以算出磁矩。
使用量子场论可以计算出电子、缪子这样的轻子的g因子,计算结果是一个略大于2的数字。
比如电子的g因子计算为g=2.00231930436256,其中最前面的2是理论最低阶的计算结果,小数点后面的小量是真空涨落导致的量子修正,这个修正值就是反常磁矩。
但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物理学家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对于电子,反常磁矩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一直到小数点后11位都完全符合。
这说明对于电子,我们的理论毫无问题。
但对于μ子,反常磁矩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却在小数点后第8位开始出现了不同。(这里建议插个眼,今后不会再介绍这个概念了,很重要)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对μ子反常磁矩的测量置信度已经精确到了5σ,时间就在你们看到这章的几天之前。
如果这个置信度最终确定属实,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新物理的存在了——徐云对此还是很期待的。
当然了,这属于将来的事情,和现在差了六十几年呢。
不过物理学界对对缪子磁矩的测量开始的很早,算是目前物理学界的未解之谜之一,所以赵忠尧等人虽然不知道这个反常磁矩会在将来差点掀翻物理大厦,但对概念本身还是并不陌生的。
“……”
看着面前的这张报告,赵忠尧的眉宇愈发紧皱了几分。
实话实说。
比起4685Λ超子,这颗粒子其实算不上多少特殊——虽然它也是末态超子,但它图像的周边并没有玻色子的小牙签存在。
也就是这份图像没有记载多少衰变信息,如果没有前两份报告的发现,它或许能成为支撑朱洪元猜测的证据之一,但有了前两份报告后,它的波峰图像就没那么重要了。
可另一方面。
它的进动频率却存在一个很明显的下凹区间,这就很奇怪了。
进动频率。
这其实就是旋进现象。
以氢质子为例。
氢质子本身会进行自旋,在外加磁场B0的作用下,其磁矩会受到影响。
也就是除了自旋,还会围绕外加磁场方向进行旋转。
类似地球除了自转,还会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样。
我们把氢质子的这种除了本身自旋还围绕外加磁场B0方向进行旋转摆动的方式称为进动,属于粒子的内禀特性,和结构……也就是内部有没有其他结构是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