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张院士,我悟了(第3/4页)

“所以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把后殿这个脑袋给挖掘出来,然后再把枕头提到地面上呢?”

“眼下我们有重力梯度仪测绘出的精细结果,我个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听完张子昂的话。

现场顿时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在飞速的转动着脑袋,思考着张子昂方案的可行性。

说来也怪。

明明是很离谱的一个方案,但徐云越想却感觉越具备实现的可能。

“切脑袋”的理由张子昂已经说过了,这方面徐云表示赞同——以目前的土层结构来说,几乎不可能越过后殿去挖铜殿。

所以他主要考虑的问题,在于方案是否具备对应的操作条件。

首先是后殿的体积。

根据测绘结果显示,后殿的体积不算大。

其中占地面积大概是75平米,是个5X15规格的长方形。

它的高度则在五米出头,也就是体积大概370立方米左右,数据上中规中矩。

其次则是后殿的布局。

此前提及过。

后殿之中没多少陪葬品,内部只有嘉靖以及三位皇后的棺木。

除此以外。

后殿内没有任何其他大型的文物。

毕竟是盛放帝棺的区域,不可能存放多少陪葬品——陪葬品都放在其余几个殿里头呢。

当初定陵的后殿也是如此。

定陵的后殿中除了万历皇帝和两位帝后的棺材外,没有其他任何物品——现如今定陵也是对外开放的景点,后殿中同样只存放了复制的帝棺。

定陵前后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只有十一件是在后殿发现的,这个数字还包括了多件灯具。

同时还是以定陵后殿为例。

定陵后殿的内部装饰极其单调,通体都是灰色和白色相间的大理石,墙体上几乎没多少石刻。

说句直白点的话。

整个后殿除了几具棺椁外,几乎没多少特别珍贵的文物。

更别说后殿与前方的过道之间,还隔着一层厚厚的‘颈椎’……也就是后殿的大门。

根据探测结果显示。

后殿大门的厚度足足接近一米,而且采用的是全封闭模式。

也就是只要切脑袋的技术足够精湛,完全不用担心其余八个小殿会受到影响,一如当年路易十六的体验一般丝滑。

所以在条件方面,后殿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随后徐云拿起矿泉水抿了一口,润完嗓子后对张子昂问道:

“张院士,挖掘条件这部分我个人没有异议,不过想请教的一点是……”

“后殿毕竟位于地底接近三十米的深处,想要完整将它与地宫主体切割并且搬运到地面……这在技术方面可行吗?”

“还是说您的想法是把后殿分成几个部分运输上地面,人家再进行结构上的拼接复原?”

听闻此言。

翁同等人也将目光投向了张子昂,等待着他的回答。

此前提及过。

地宫的深度位于地下27米,算上后殿自身的‘厚度’,挖掘深度实际上甚至还要超过三十米。

这种深度差不多相当于普通小区的十层楼,技术方面的要求显然很高很高。

“技术方面啊……”

张子昂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嘴角扬起了一丝有些古怪的笑意:

“徐博士,你可以拿出手机搜索一个关键词,叫做‘于家堡站深度’。”

“看了这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想必你就不会有太大的疑虑了。”

徐云不由一愣。

随后他掏出手机,按照张子昂所说的内容输入了词条。

片刻过后。

一个巨大的标题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世界最大、最深的地下高铁站,华夏首例“贝壳”建筑……】

与此同时。

张子昂的声音也悠悠在徐云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