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掀,都可以掀(第3/5页)

“你们快看电流表!”

“哈利路亚,哪里来的电动势?!”

“一比吊糟,这嘛玩意?”

“电流表动了,我不玩了,wdnmd!”

最终。

小麦憨憨的说出了所有人的疑问:

“好奇怪呀,明明没有通电,为什么电解池里会产生电流呢?”

唰——

下一秒。

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到了徐云身上。

甚至连威廉·惠威尔的眼中,也都带着浓郁的好奇。

虽然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有限,但电解池的原理他却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电解池电解池,没有电自然不行。

可眼下徐云只是靠着一把强光手电,就让电解池内重新有了电流——或者说电势差?

看着一个个大佬好奇宝宝般的眼神,徐云抬头往上看了几秒钟。

哎。

才四千字不到,没办法下章再说了。

于是他微微叹了口气,对老法说道: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上午,肥鱼老祖为了某个电解实验调试设备,便将两片铂电极浸入了电解质溶液。”

“当时恰好有人上门拜访,肥鱼老祖便顺手将没通电的电解池放到了窗台边。”

“结果等他会客完毕,返回原处时忽然发现,电解池内居然出现了电势差!”

“于是他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逐一排除外因,最后确定了一件事……”

说道这里。

徐云顿了顿,环视周围一圈,一锤定音:

“铂电极在受到光照射时会产生电动势,物质的电性质与光波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密切关系!”

听闻此言。

现场顿时又是一阵诡异的寂静。

过了几秒钟。

老法目光复杂的看了徐云一眼,问道:

“肥鱼先生有为这个现象命名吗?”

徐云点点头,解释道:

“有,肥鱼先祖将这种现象叫做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老法将视线转向正在咕噜咕噜的电解池,嘴中喃喃:

“光伏……导体……”

没错。

徐云这次示范的第二个实验,正是光伏效应!

本土中光伏效应的发现时间是在1839年,亚历山大·贝克勒尔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见到了这个现象。

效应的现象便是徐云演示的那样:

两个铂电极放到电解液里用光线去照射,电解池中便会出现电动势。

不过在这个时间线里。

受小牛影响。

电子元件领域得到了极其高速的发展,贝克勒尔的父亲家安东·西萨·贝克尔勒在电灯的发明中参了一股,因此亚历山大·贝克勒尔也就错失了发现光伏效应的机会。(这个伏笔居然没有人发现,桑心啊……)

当然了。

既然提到了亚历山大·贝克勒尔,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了:

居里夫人。

1903年。

为了表彰镭元素的发现,诺贝尔奖组委会将诺贝奖颁给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

其中贝克勒尔排名第一,皮埃尔·居里——也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排名第二,居里夫人本人排名第三。

并且居里夫人的名字是在其丈夫皮埃尔·的强烈要求下,才被贝克勒尔加上的。

不过实际上呢。

贝克勒尔的这波获奖有很大水分,堪称是最早一批混一作的例子。

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很简单:

他在1896年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并且引导了相关研究。

但其实呢……

贝克勒尔将这个现象认定成了荧光,压根就直接无视了它,镭发现的过程中居里夫妇才是出力最大的人。

另外,后世传闻皮埃尔和贝克勒尔合作亲密无间,这也是谎言。

皮埃尔一直讨厌贝克勒尔,如果不是瑞典的数学家罗比·加拉格尔把提名信的内容告诉皮埃尔,皮埃尔恐怕到颁奖时都不知道具体谁被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