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准备开启基建模式(第3/4页)

陈秘书虽然是新来的,本身却相当老成,年龄在三十多岁,比杜飞大一岁。

知道杜飞的情况,丝毫不敢小觑,立即做出安排。

一个多小时,杜飞来到朱爸的办公室。

朱爸刚开完一个小会,二十分钟后还要跟冶金工业部的同志见面,杜飞算是见缝插针。

朱爸心情不错,笑呵呵道:“什么事,还特地跑来一趟?”

杜飞道:“爸,我刚收到消息,印杜放弃了82年亚运会的主办权……”

朱爸挑了挑眉,他还真没听说这事儿,倒不是说杜飞的消息更快,而是此事儿在朱爸这里的重要等级比较低。

见杜飞兴匆匆来,朱爸已猜出他的意图:“你想让咱们接过来?”

杜飞点头道:“爸,这是个机会,不然咱们申办运动会也要建设场馆,正好借这次机会,提前建设一批,前后能用两次……”

朱爸皱了皱眉,倒不是杜飞的说法不对,只是现在接下这个事儿,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两年。

接手属实是赶鸭子上架。

至于印杜那边为什么放弃,其实也不难理解。

印杜申办亚运会这事儿,最早能追溯到十年前。

当时印杜的国势恢复,正想重新提振上上次失败的士气。

但谁也没想到,在这过程中又爆发了战争,结果就是新德李一败涂地,不仅失去了东北邦,在南方德干高原上,还多了四个邦国复辟。

按道理出现这种情况,哪有心思举办亚运会。

但问题是,当时申办的只有印杜一家,最终走完程序,也只能是他们。

辛迪拉为了某些考虑,也承诺要继续承办。

无奈这些年他们的经济始终没有好转,各种场馆设施建设仍停留在纸面上。

前两年还找各种借口,拍着胸脯保证,会把进度赶上。

到今年,莫思科运动会结束,亚运会组委会实在看不下去了,印杜压根儿没进行准备。

这才各种施压催促,却都没有用处。

到最后,新德李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直接摊牌,办不了了,爱咋咋地。

说起来,有卧龙之地,三步之内必有凤雏。

印杜跟坝基斯坦还真是亲兄弟,之前的1978年亚运会,本应该在坝基斯坦举办。

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办法只能转交给暹罗主办。

现在印杜又来这一出。

组委会想来想去,这么短时间内有能力接下这一摊也只有花果了。

再就是新德李方面的极力推荐,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报复,硬是拖到了现在,给花果挖个大坑。

如果花果不接,就是没有担当,接了办砸了就是在国际上丢人。

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朱爸思忖道:“不到两年,你觉着行?”

杜飞笃定道:“一定行!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办不成,做不好的事!况且,印杜觉着这是给我们出难题,又何尝不是给我们在世界面前展示力量的机会。临危受命,时间紧迫,只要结果不是太差,绝对能在全世界面前刷一波声望……”

杜飞之所以这么积极推动举办运动会,还有一个更实际的考虑。

就是希望借助这两次运动会,开启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近十年积累,国内已经有了开启基建模式的基础。

同时,人民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实际存在的需求,更好的住房,更宽的马路,更多红绿灯,更干净整洁的公交车,窗明几净的学校和图书馆……

只不过这些年过惯了苦日子,不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

更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一个足够大的外力。

按照花果朴素的思维,家里来且了,还是远道的,总得拾掇拾掇。

……

关于亚运会这事儿,的确是火烧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