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3/4页)

唐若,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我,真是好手段!

迈克半张着嘴,心里暗自翻江倒海,基金的事还没个眉目,自己本还打算在世纪资本再磨蹭一段时间,起码有饭吃,谁料今天“东窗事发”,以于时的凛冽作风,断然是要立马清理掉他们这两个挖世纪资本墙角的人。

迈克抱歉地看看小河。小河立刻明白,唐若恐怕就是从迈克这里探出的口风。本来嘛,这件事情还没大张旗鼓地进行,只有小河和迈克两个人知晓,不是从小河这儿传出去的,那就只有迈克。这个不靠谱的迈克,亏自己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看来自己之前那不好的预感还挺准。于时死死盯着小河,他宁可相信小河前几个月的心不在焉是在调整心态,也绝不愿相信小河打算另立门户,背叛自己。

小河深吸一口气,心知不能回避,硬逼着自己平静下来,不理唐若,迎着于时复杂探究的目光,“的确,我在考虑做一只基金,但募资并不顺利。而且,我没有过联系任何一家世纪资本接触过的潜在LP。”

说完这些话,小河反而松了口气,自己并没做错什么。

唐若没想到小河能如此坦然,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

还是太年轻,小河想,纵然聪明,也没到妖孽的程度。

小河啪一声合上电脑,起身侃侃而谈,“现在私募基金的竞争更为激烈,世纪资本专注于单笔5000万左右的投资项目,在单笔投资金额低于2000万以下的项目少有布局。现在正值资本市场火热的时节,早期项目的成长期很快,分析表明,优秀的创业公司,从天使轮到A轮平均只需要6个月,这样看来,世纪资本很可能会漏掉一些优秀的项目早期项目。所以,在这只基金的投资上,我考虑会布局更早期的投资项目,成为世纪资本高质量案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在世纪资本工作五年了,双赢是最重要的。”

于时心里本对小河背着自己搞小动作是难以接受的,但他认同小河的这番分析。小河不是满嘴跑火车的人,她说的话都是过了脑子,认真思考过的。

小河颇在状态,“世纪资本做到今天这个程度,的确是缺少好的种子期储备项目。如果能在项目早期就有所了解,有所跟进,相当于自己一手养起来的孩子,那长大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创业公司不确定性实在太大,有些初时不起眼,过不了几年就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有些初时特别牛气,拿了一轮大钱之后却烧“黄”了。投资界,有时候和古玩界有那么点类似,都考验眼力,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小河所思所想,均超前一步,且对世纪资本无害有利,这令于时心下稍缓。此事可行,更重要的是,小河坦荡的眼神也明示这些并非是小河临时起意的欺骗之辞。

唐若没想到,自己竟帮小河做了嫁衣,眼见着于时不但不在意,反而眉头舒缓,唐若继续出招,“小河,募集新基金,自然不会怎么样。但是—”唐若刻意拖长声音,环视所有人,“但是将于总和其他同事投资的项目算到自己头上,就不合适了吧?那我们在座的其他人算什么?你的助理么?”

唐若拿出了“杀手锏”。

说罢,她极其迅速地打开一份基金募集说明书,输入密码,投屏到会议室的大屏幕。封页是几个大字:《莹晖基金募集说明书》

唐若总算扳回此局,如愿达到目的,挺直腰板儿,给失败者江小河投来胜者为王的目光,下巴扬起,容光焕发地走出会议室。

待会议室空空如也,只剩迈克坐在小河旁边轻轻道歉,“其实这些案例虽然不全是我们做的,但是毕

竟我们也知道一些knowhow,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