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条水渠引起的争端(第4/5页)

开一条水渠的难度有多大他当然知道,尤其是在这个依靠人力来挖的时代,一条数里长的水渠,起码需要数百人的壮劳力扛着锄头挖上一个月。

而现在马上春耕在即,在这个粮食产量本就不高的时代,每一个壮劳力都是相当重要的存在,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放弃家里的农活跑来挖水渠啊。

但,山人自有妙计!

陈堪淡淡的说道,取通海县堪舆图过来。

苏真闻言,立即起身离去,他也想看看,这个年轻的钦差大人,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说服两个土司再开一条水渠。

片刻之后,苏真将县城堪舆图摆在桌子上,邀请陈堪坐到他的位置上。

陈堪也不客气,摊开堪舆图,对着麦琪招了招手,问道:“你们的水渠和土地在什么位置?”

麦琪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说道:“土地对我们山里人来说是珍贵的,所以我们的水渠都是顺着山脚挖掘,至于土地,这一片是属于我们阿扎一族,这一片是属于他们回人一族。”

陈堪点点头,叫过来马宝儿问道:“她说的是真的吗?”

马宝儿有些迟疑的点点头道:“是这样。”

陈堪看着麦琪指出来的地方,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微笑,随后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再修一条水渠更是势在必行了,不仅是你们两族要参与修建,县衙也要出点力才行。”

“哦?”

“大人的意思是?”

苏真坐直了身子,静静的等待着陈堪的下文。

陈堪也不卖关子,从桌子上取下一块令箭,在地图上一指,淡淡的说道:“你们看,阿扎一族的土地靠近湖边,而回人一族的土地靠近山脚。”

麦琪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陈堪摇摇头:“当然没问题,但这么大一片土地,只有一条水渠,明显是不够的。”

陈堪刚刚进城时就观察过了,城外的土地大多数都是旱田,只有极少数是水田。

所以的目的很简单,说服他们合力再修建一条水渠,与另外一条连起来,再从田间挖出小小的水道,将湖水引进田地里,旱田改水田。

麦琪不以为然道:“一条水渠当然不够,不然我们也不会费力去争了。”

陈堪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说道:“是这样,但若是能从另外一侧的山脚再修一条水渠,与原来的水渠连成一个弧形,将所有的旱田都变成水田,那通海县城的粮食增产三成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不等麦琪开口,苏真便点头道:“若是能全部改成水田,粮食增产三成自然没问题。”

陈堪继续说道:“诸位请看,如今只有这么一小条水渠顺着山脚引水到田里,但即便是这样,你们也依旧在为这条小水渠打生打死,就算争到了又如何呢,能灌溉的地方依旧有限。”

“但若是从山脚的另一侧再开一条水渠呢。”

“开水渠,每年的粮食增产可以三成,不开,你们继续争夺一条水渠打生打死,每年的粮食依旧是那么多,你们自己算一算这笔账,划不划算?”

“这……”

陈堪话音一落,几人的脸上便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只是说的话,陈堪的计划是很具有可行性的。

因为通海县城的地势摆在这里,它就是一个南低北高小盆地。

低的一侧,是杞麓湖,高的一侧,则是全部属于两个土司的土地,若是能顺着山脚开出一条水渠,将整片农田包裹起来,那无疑是一件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

就连县城,也不会再缺少水用。

但还是那句话,凭什么这条水渠要他们来开?

尤其是土地靠近湖边阿扎土司,更是指着马宝儿反问道:“我们已经开辟一条水渠,为什么不让他们来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