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素质教育(第4/5页)
陈秀娥过来搂钱佳玥,一边骂堂姐:“过年吃饭就吃饭,做什么题做什么题!”
钱佳玥忽然想起来什么,奋力挣开陈秀娥,对着堂姐嚷:“我们上海考的,是素质,不是这种死记硬背的题海!素质你懂么?是真的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不是靠你们这种死做题!”
“切,”堂姐不以为然,“说得好听!”
“我也给你做一道!说,有一只熊掉到一个井里,井深19.6米,熊掉到地花了2秒钟,问你,熊是什么颜色的?”
堂姐本来听到那么整的数字,正一脸冷笑,听到问题,愣住了:“问题是什么?”
“问你,熊是什么颜色的?”果然她没听过这题,钱佳玥开始窃喜。
“这,这不是物理题啊?你这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吧!”堂姐不满。
“就是物理题,我们上海一个学校的物理考卷上的!这就叫素质教育,考的是你的素质!你做吧!”钱佳玥望着一桌人的窃窃私语,有点高兴起来。
这道题,本来是物理老师当笑话来讲的,那一系列还讲了什么求鲸鱼体积。主要是那两年上海高考除了语数外和学生选择的高考科目外,还要额外加一场“综合”考。综合考,要考什么?没人知道。但据说,是要考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于是一时间好多人编了好多奇奇怪怪的题。物理老师上面讲完这些题,全班都目瞪口呆。陈末立刻举手表示,高考如果真的遇到,一定当场阵亡。钱佳玥为此惴惴不安了很久,直到肖涵安慰:“你放心吧,高考不会考这种偏题的,就算出了,你不会做,别人也不会,没意义。”
但此刻,这道题,却像是保住了所谓“素质教育”尊严的底裤。
“不会,”堂姐咬着嘴唇小声承认。
“你呀,先把g求出来,g等于9.8,只有极地的g才是9.8,南极没有熊,只有企鹅,所以只剩下北极。北极熊是什么颜色的?所以答案是白色!”钱佳玥一连串的回答,让所有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钱佳玥那时候并不知道,极地的g不是9.8,而北极熊,也根本不是白色。但当时她很高兴,眉飞色舞的高兴,她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不公平,这不公平,”堂姐咽不下这口气,呆呆看着饭碗,似乎她的素质,就这样真的被一道题否定了。
很多年后,钱佳玥给一些大学刚毕业未毕业的小孩改简历,发现他们都有好多素质。比如,有人的爱好是马术,每周都会飞到北京的马场练骑马;比如,有人会打冰球,代表中国到美国来和有钱私校的冰球队打友谊赛;比如,有人会缅甸语和藏语,是因为参加公益组织去支教时候,在缅甸和西藏呆过小半年;有人做过很牛的项目跟过很牛的导师,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父母的故交好友。
她会想到自己进大学时,每天熄灯后,有农村来的同学连应急灯都买不起,只能坐在路灯下看书;有的人一直都没有手机,错过了参加一个重大项目的机会。她会回想到,在很遥远的以前,年夜饭桌上,她跟堂姐那场关于素质教育的辩论。堂姐后来为了给弟弟们省钱,考了一个师范学校,当起了中学老师。并不是说中学老师不好,而是当钱佳玥站在华尔街上的时候,她会记得,从小就比她聪明成绩好的堂姐,曾经挑衅地问她:“这道题你会做么?”
要到那么久以后,钱佳玥才会承认,这个世界,真的确实不公平。但在十五岁的时候,在她的心里,自己没有常无忌的脑袋、陈末的漂亮、卡门的情商、毛头的有钱,就是老天爷对她最大的不公平。
相比较而言,张启明的公平观就比较实际和朴素。
“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别人。她甩我一次,我骗她一次,我们就扯平来,很公平呀!”他不断给关爱萍灌输这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