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孟家阿父(第2/4页)
只要溃军一旦有想要调头或者整顿的举动,就会遭遇痛击,一路之上中军自相践踏,乱作一团,冲乱最后的方阵,也往后军不停的压迫着。
大纛已倒,主君“战死”,前军哪里还有攻城的想法,于是也被崇城冲出来的军势一路碾压。前中后三军脱节,各自溃散,唯一能成建制的右军见状,一时摸不清敌军的现状,只得规整的军队,徐徐后撤。
这场闹剧一般的战争,从清晨一直到黄昏时分才算结束。
整个崇国的南境到处是溃兵,留下了大片踩踏而死的尸骸,不算宽阔的崇水之上,还漂浮着一些慌不择路,试图跳水求生的冀州水鬼。
也不知奔逃了多远,苏护看着身边数十骑兵,哭丧着脸,摸着两头长中间短的胡须欲哭无泪。
十万大军啊,那可是十万个人,不是十万头猪,来时威风八面,此时却不过寥寥数十人相随。
苏护茫然的回头看向崇城方向,嘴中喃喃道:“孟尝、孟尝!!”
随后又是一口鲜血喷出,两眼昏黑,竟是再也坚持不住,从马上栽倒下来,碰的是头破血流。
“主君!!”
周围的亲兵大惊,纷纷上前扶住苏护。
兀自捂着额头的苏护,任由鲜血扑面,混进口齿之间,愤恨的说道。
“我无事,传我军令,四周搜寻我冀州军溃散之师,我们,回冀州!”
“诺!”
行至深夜,崇城出城反追的残军才逐渐回城,而一路追击冀州军过了崇水的孟尝也带着麾下的甲士回到了崇城。
大军疲惫不堪,但是战后的崇城更加残破,孟尝不敢放任所有的将士都即刻还家,寻找日思夜想的家人团聚,战后的秩序还需重建。
“吴敢!”
听闻将军传唤,吴敢立刻上前听令。
“你和梅武将军抓了多少俘虏?”
“回禀将军,应有两万有余,我方军势势弱,拦不住太多。”
孟尝听闻后点了点头,有些头疼俘虏的问题,早先梅武就曾传话,大胆承诺了城中奴隶,给予他们自由,战后释放参战的奴隶及其直系亲属,可归垢城服役。
因此,也就有了孟尝与梅武合计,待敌军之际,尽可能多抓冀州的战甲、仆从军做俘,以精壮奴隶换取这批残破之人,否则梅武也没有那么容易从各大贵族、行商的手上借到如此之多的奴隶与仆从,强行掠夺,那梅武就真的活不长久了。
淳雄也不会甘心说服昔日的同族重新拿起刀剑,让一批消磨意志的奴隶,去为子孙后代搏一个未来
孟尝同样头疼的还有军势问题,此战之下,三千精锐甲骑只有一千余人,崇城守军参差不齐的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出头,面对比自己还要强盛的冀州俘虏,看管之事也是极其麻烦。
按往常诸侯间征伐的惯例,这批俘虏是可以被苏护赎买回去的,可现在崇城这个破败的样子,还讲个锤子规矩,而且苏护兴兵,也不是正常的诸侯之争,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下伐上,有不义而伐有道,是为不忠不义。
至少以这个理由,强行拆分俘虏私编为奴,也有个说法糊住面子,不至于崇侯一回来,先杀梅武,随后问责孟尝擅作主张。
“大军进城,诸事繁忙,难以尽数归家,诸君还请多多担待,这几日你们三人自己合计一下,排个章程,日夜轮换,务必死死看住俘营,等钟家兄弟赶来,你们方能任由军中将士回返家中寻亲。”
吴敢不可置否,他非崇城人,也不需要探亲一说。
只是辛评看着一旁讷讷不语,目中含有泪光的廉庸,低着头称诺,静静的以手抚其背,安慰着这位老大哥。
守城惨烈,一路走来,还有不少农妇手拿草叉、农具战死的情形,大家自然是想迫不及待回家看望家人,生怕出现父儿已回,但家中无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