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急救(第2/3页)

患者之前的颅内压已经快接近700了,所以吴新平才建议尽快做手术。

要知道,成年人颅内压的正常值最高也就是200,患者的颅内压接近700,几乎是正常人最高值的三倍了,而这会儿,却已经降到了三百多……

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神经内科主任张岩松和神经外科主任吴新平两个人盯着颅内压监护仪,嘴巴张的足足能塞进去两个大鸭蛋。

按照这个情况,患者等于完全不需要再做开颅减压手术了。

方乐刚才的两针,效果竟然比开颅减压手术效果还好,最主要的是,风险也小。

开颅手术,风险可是相当大的,那毕竟是开颅,是人的脑袋,又不是手指头。

大型手术,手术难度暂且不提,术后恢复,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概率那都是相当高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危险。

而方乐刚才的针刺治疗,看上去虽然风险很大,可这会儿,却几乎没什么危险了,随着患者颅内压的降低,患者几乎已经没有再做开颅减压手术的必要了。

一时间,吴新平和张岩松两位相关方面的专家都有点懵逼和不知所措。

如果每一位中医医生都有方乐这样的本事,那他们这些人还整天研究个什么劲?

这一刻,吴新平和张岩松就像是以前的武林高手,突然见识到热武器的威力,顿时觉的习武无用。

当然,这种思维肯定是不正确的,可这会儿,突然见到方乐的手段,吴新平和张岩松两个人都禁不住有点拓机了。

郑锦帆同样呆呆的,嘴巴一张一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方乐的水平郑锦帆已经不是第一次知道了,可每一次好像都能让他震惊。

这尼玛还是人吗?

作为米国麻省理工大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郑锦帆很清楚开颅手术的难度,95年这会儿,远不是2010年前后那个时候,医疗水平有限,相关药物稀缺。

虽然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的顶尖医院动不动都鼓吹什么第一,什么首例,可第一和首例那也只是特例,就国际的整体医疗水平而言,开颅手术依旧是很尖端的手术了。

“方医生……”

程云海的声音都有点颤抖:“谢谢您,谢谢您。”

“客气话就不要说了。”

方乐收了金针,走到边上写了处方,然后递给程云海:“目前颅内压虽然降下来了,但是高热还没有退,神志还没有好转的迹象,也不要太乐观。”

说着,方乐把手中的处方递给程云海:“去抓药吧,好好照顾你母亲。”

“方医生……”

等方乐给程云海交代完,吴新平和张岩松这才回过神来。

“方医生刚才的针法,是不是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能适用?”

“怎么可能。”

方乐道:“任何治疗手段,都是有局限性的,首先出血量不能太大,其次,出血部位也要合适,说穿了,我刚才也不过是通过针刺的手法,减轻患者的颅内压,道理和试着放血其实是一样的。”

吴新平心说,道理我肯定知道一些,可问题没你那么放血的?

那么长的针,从眼角进去,看着就吓死人了。

这样的方法,别说会了,最起码要有足够的胆量和自信才行。

作为神经外科专家,吴新平对人体脑部构造还是很清楚的,基本上方乐针刺能缓解患者颅内压的原因,这会儿其实是想的明白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和开颅引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可特么一个需要开颅,一个不需要,这差距就大了去了。

“银针。”

方乐和吴新平张岩松说着话,又对边上的一位住院医说了一声,住院医急忙又去准备银针。

不多会儿,银针拿来,方乐有用三菱针试着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