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3/3页)
“听小神医说这门手艺挺不错的,学通了不怕养活不了家中老小……”
“里面的人看够了没有,下一轮该我们看了!”
诸葛亮:?
这是在做什么?
有人注意到诸葛亮的到来,忙给诸葛亮让出一条道来,诸葛亮这才瞧见霍善正在津津有味地在看姜维在对一只五花大绑的小公猪下刀子。
诸葛亮:?
有诸葛亮的到来,姜维终于得以结束这场煎熬的阉猪教学,把手中小小的、沉甸甸的阉猪刀传给了刚才学得最认真的士兵。
霍善听说可以吃早饭了,马上和姜维一起去汲井水洗净手。
到了屋里才发现,里头还坐着个小孩,对方瞧着约莫六七岁大,长相与诸葛亮有些相似。
霍善“呀”了一声,跑过去人家身边坐下,很自来熟地问人家姓名。
原来这是诸葛亮家娃,叫诸葛瞻,今年才六岁,也算是诸葛亮的晚来子。
霍善兴致勃勃地邀请道:“一会你要去看阉公鸡吗?”
诸葛瞻茫然。
什么?这个小朋友在说什么?
霍善道:“我本来想看看食铁兽能不能阉,可惜伯约他说食铁兽根本绑不住,而且这么大了才阉不太好,所以还是阉公鸡算了!”
他又给诸葛瞻讲为什么要阉掉公鸡,因为公鸡如果找不到老婆,就会一直想一直想。
听说有句诗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真是太可怜了。
所以,咱把它们统统阉掉,它们就不会再想着找母鸡。
这叫釜底抽薪!
姜维:“……”
诸葛亮:“……”
诸葛瞻自幼聪慧,小小年纪便熟读诗书。他听完霍善分享的诗句后在心里认真琢磨了一会,忍不住小大人似的夸道:“这句诗写得真不错,不过用来形容小公鸡总感觉怪怪的。”
还有这釜底抽薪,用在这里也好怪哦……
霍善不觉得哪里怪,他觉得还挺符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