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百九十八章 赴山西(第3/3页)

大同山西两镇是军屯的大头!

就算是内陆地区,亩产量低些,算它两石,那么这些田一年应该也能种出一千二百万石的粮食,应该缴纳籽粒数80万石。

80万石啊,福建省一年的税粮也就这么多!

而本身这千万石的粮食又可以养活多少士兵?

其实山西本身并不是一个产粮大省。

但是军屯的发展和镇城的建造具有强烈的军事和行政色彩。

大同这个地方,在军事上极为重要,所以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占领之初,就掀了大规模的建造城强和屯田运动,洪武二十五年则是第二次屯田高潮。

简单的说,就是朱元璋、朱棣包括后来的朱瞻基都极为重视大同这座边疆要塞的建设,因而在这里广置卫所,而置了卫所,就得屯垦田土,那么日积月累之下这个数量就多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山西确实不是江南那样的产量地,所以大规模扩张的屯田其实有部分外溢到了相邻省份,河南、北直隶都有隶属于山西卫所的屯田,其数量大约在四千余顷。

这种跨行政区的事情实在复杂,多说无益。

但清理军屯,山西、大同是个重点这应当是确凿无疑的。

王守仁这些天来一直在研究这些书籍资料,越研究他其实越兴奋,若是能在这里施行较为彻底的屯田清理,可以说它是另一个河套也不过分。

“来人。”

咵咵两下,外面军卒入营,“在!”

“大军入紫荆关后停驻,派人急递两封书信至大同、山西两镇,要他们速速回禀辖区内清屯缓慢之处!”

名义上,他不是为了山西反叛之事而来,而是为了两镇清屯。

实际上,王守仁也没有多把那些叛军放在眼中,平叛本身也还是为了清屯。

所以一边静观其变,一边不忘主责,这是他的目的。

至于说叛军真能闹出什么乱子……那也不太可能,皇帝的布置应该已经乱了他们阵脚了,即便不乱,他还有三万精兵在手。

所以他更想等到两镇总兵开口,到时候就将大军开过去,武力清屯!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