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会议题!(第3/4页)

朱厚照知道杨尚义的心理,但他也只能提醒至此。

否则,总不能一边大大赞赏周尚文,却又不让杨尚义出击。

民生问题重要,军事问题也一样重要。

朱厚照除了会见各省的主政官员,其实也很重视边军和京营。他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清查军屯问题,时机还不成熟,但是会抓一些军队的建设,尤其京营。

京营也要有建设目标。其中一项就是火器。

永乐皇帝当初设立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其实就是火器部队。这个时候的火炮,筒里多数装填石、铅、铁等物,实际上是一种实心弹,但少数也装有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威力不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厉害。

除了炮,明军也有火铳,而且是明军的标准武器,生产的数量也有数万支,在土木堡之战后的北京保卫战中,这种火铳曾被广泛使用。

当然这些年来,不论是火铳还是炮大概都有些年久失修了。

从正德元年开始,朱厚照必定会力主改出这种状态。

作为皇帝他也不必顾忌太多,三月即将到来之际,京师官场之中也渐渐传出关于大朝会的一些消息。

先前皇帝频繁召见大臣,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向皇帝‘述职’的机会,但人的精力有限、朝廷的财力也有限。

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建议都会被采纳,即使它很合理,比如说也有人提议清查军屯;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进入朝廷的议政范围。

三月大朝会议什么,这个事情由皇帝来定。

这是权力行使的重要表现形式,即决定议题。我说议什么就议什么,我说不议什么就不议什么。

这些议题中,绝不会有疑问的有两个:复套和开海,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税赋、马政,应该会提及的多了,如河工、不夜城、书院、科举、皇帝大婚、哈密、吏治等。

正德元年二月二十四日。

宫里传出圣旨,皇帝已与内阁、军机处议定,大朝会三月初一正式开始,连续召开七天,每天一个议题。

说老实话,朱厚照的心里头想着不要说七件事了,就是每年能做好一件事,十年之功下来,国家也该繁荣昌盛了。

圣旨一出之后,京师官场开始沸腾,甚至于滚烫。

只有七个议题,七去其四,剩余的可不多了。

于是乎王鏊、韩文、杨廷和、章懋、闵珪等受皇帝信任的大臣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各路官员都想把自己手中的事再多解释解释,最好是这些人能向皇帝再奏报一次。

但其实,能左右朱厚照的人也没有。

二十五日,

乾清宫又有圣旨见于邸报。

“来了来了!大朝会第一日议题:复套!”

京师南城正阳门外又建了一个两层且宽阔的酒楼,名水云间。京师南城越发热闹,商人看到此处商机,自然是先人一步在此开门做生意。

相比过去的玲珑酒楼,水云间建得更为宽阔、又不失精致,渐渐的成为京中权贵的新宠。而且与六部等朝廷主要衙门就隔了一个正阳门,很多消息在此处聚集。

但今日这复套的消息,并不为人所惊诧。

吃酒作乐的权贵公子一个大子儿都不赏给小二,还笑骂说:“满京城都知道的事要你说。想拿这个骗赏钱?”

小二哪里懂当官的事情,他只知道近来客多,且官位似乎都不小,说来说去都是三月一日的大朝会,便以为就是这个了。哪想碰了个壁。

第二天就聪明了,所以也不喊了。

是那些好事子弟自己惊呼,

“大朝会第二日的议题竟是河工!”

“什么?”

“竟非开海吗?”

……

二楼一群人相互之间分享震惊,看得边上的小二傻了眼,其中一人还扇了下自己的嘴巴,今天喊应该会有赏钱的吧?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