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百八十章 小实验、大成果,创纪录的获得两项沃尔夫奖(第3/6页)

“世界上的天才,还是很多的。”

王浩发现之前他想的太复杂了,总是把反重力场特性验证,和很复杂的微观物理联系在一起。

现在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证明,简单的力学研究也能够给反重力场的研究带来很大帮助。

何毅是感觉很懊恼的,他觉得自己的团队有这么好的环境,能够制造超过50%的反重力场。

普朗克研究院的团队,只能制造出15%的反重力场,即便是做力学的实验,效果也是很差的。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何毅郁闷道。

王浩则是完全不在意,他根本不缺一个成果,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湮灭力的存在,对湮灭理论是很有好处的。

他说道,“我们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

“当初研究公开出去,就是希望更多的学者,更多的团队参与,才能够慢慢的完善。”

“其他团队有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并不能百分百证实湮灭力的存在,但也可以说证明了三分之一。

湮灭力想要完成被证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测定‘常规湮灭常数’,也就是常规空间挤压的强度。

以此就能够推导得出很多能够在实验证实的结论。

另外,也要联系微观物理,验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中的作用。

“论证质量单位……”

“最少要和一种微观力进行关联,找出相互的关系。”

“论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的作用和表现,完善湮灭理论,使之与现有的微观物理相结合……”

以上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

虽然湮灭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方向和很多的工作,但工作不是一口气就能完成的,理论的完善是系统性的庞大工程。

王浩依旧是轻松的工作生活,抽时间也做了航天局的项目,完成了相应的核心代码。

之后的工作就是实验室的其他人来完成了。

这天实验室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召开了一个项目相关的工作分配会议。

王浩针对核心代码的问题说了一下,其他人则是一起交流讨论起来。

王浩倒是很清闲,他随意的看了看新闻,顺便打开邮件查看了一下,发现有好几封特别的邮件,里面说的内容都差不多。

第一封是来自迪迪埃·马约尔,里面的表述非常热情,“亲爱的王浩,有一个消息你肯定会感兴趣,今年你进入了沃尔夫奖的候选提名。

虽然时间还有些早,但提前恭喜你获得沃尔夫奖。”

之后迪迪埃·马约尔又问了一下王浩最近的研究,目的就是想知道王浩是否有什么研究,需要依靠实验来验证。

王浩倒是有很多需要靠实验研究的内容,但绝大部分都和反重力场有关,马约尔的团队就没办法做了。

他面带笑容写了回信,大体意思就是正在全心做超导机制的研究,暂时没有量子物理相关的想法。

之后王浩又查看了其他邮件,发来邮件的几个,都是国际物理、数学界的大佬,内容都和马约尔差不多,就是说明一下,他们从自己的渠道得知,王浩和沃尔夫奖产生了关联。

其中有个芬兰著名的数学家,似乎是有准确的渠道,“你的超导半拓扑理论,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提名,你个人获得了沃尔夫数学奖提名。”

“恭喜你获得沃尔夫数学奖和物理学奖!”

王浩连续看了好几封邮件,知道事情肯定是真的,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发邮件过来。

这些学者之所以发邮件过来,就是因为知道他肯定会获奖。

他个人只要获得数学奖的提名,获奖基本可以确定了。

超导半拓扑理论的影响太大了,只要获得物理学奖的候选,九成以上的可能都会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