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百五十六章 航空发动机,曾海玉:我们都快饿死了,你问我为什么不吃肉?(第3/5页)

王浩用力一摆手道,“也正常。那可能和你的中文水平有关,而不是你的教学水平有多差。”

“哦~~~”

这个解释让保罗菲尔·琼斯恍然了。

对啊!

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中文水平不标准,有些深奥的知识解释起来,学生们就有可能听不懂。

他顿时重新变得有动力,“我决定了,王浩。”

“从今天开始,我就努力学中文,只是会说中文、能交流,远远不够。我要让自己的发音、口语表达,正确能达到普通中国人的水准!”

“加油!”

王浩朝着他竖起大拇指。

保罗菲尔·琼斯很坚定的点点头,他实在对于王浩讲课有这么多人来听太羡慕了,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达到这种高度。

这是区别于科研的另外一种成就!

他无比期待自己中文提升后,讲课的时候也会有这么多学生认真听。

……

保罗菲尔·琼斯的工作生活确实很充实,除了励志要学好中文以外,他还很努力的做研究。

他的研究方向就是继续解析湮灭力,方法则是从衰变问题入手,去以‘湮灭力维度更高’为基础,解析其他的衰变问题,看是否能有新的发现。

哪怕是没有任何发现,以新的数学形式去解析湮灭力,也同样是湮灭理论相关的成果贡献。

实际上,国际上有一些物理学家已经开始做类似的研究。

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对于一种粒子的衰变解析,就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粒子,而可衰变的粒子是有很多的。

每一种衰变粒子都可以做新的解析,因为已经有迹可循,研究做起来就像是‘代入公式’一样,只不过基础要求比较高而已。

如果能够塑造正确的数学逻辑,在结合杨-米尔斯方程进行计算,自然也有可能找到新的粒子。

王浩对这方面的研究就没有兴趣了。

作为湮灭理论的创始人,他不可能自己去研究每一个内容,可只是做一个粒子的衰变研究已经足够了。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给出了‘湮灭力维度高于其他三种微观力’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进行拓展研究,自然是成果越高越好,成果越高也就代表距离证实湮灭力更进一步。

这对于他个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每一项物理理论的内容,都不可能由单独一个学者完成全部研究,必须要让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才能够共同去完善理论。

王浩并没有确定的下一步研究方向,他的工作生活相对还是很清闲的。

他偶尔就和比尔卡尔讨论一下半拓扑微观形态几何的简化工作;偶尔关注一下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偶尔也会去一趟计算组,关心一下元素组合关系的工作进度,等等。

这天是个大日子。

《数学学报》发布了新一期的内容,邱会安的勒让德猜想证明论证发表出来,顿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热议。

每一个数论领域猜想的证明,都可以说是一项国际级的数学成果。

这个证明是邱会安完成的,通讯作者的名字则是王浩,自然就有很多人讨论起,邱会安究竟是谁……

然后他们才知道邱会安是王浩的学生,而且还只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舆论热议,“王浩的研究生学生,竟然已经能完成勒让德猜想的证明了!”

“邱会安,记住这个名字,以后的数论大师!”

“不愧王浩的学生,还在读研就已经证明数论问题了!”

“《数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硕士毕业论文?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

“这篇论文能拿到数学会的钟家庆数学奖吧?”

“别说钟家庆数学奖了,都足够拿到国际数学奖项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