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告别(第3/4页)
又过了数日,西北的调令也出来了。镇西都护府换了人,考虑到上任都护是傅朝瑜,换了别人兴许压不住,周景渊在择定人选是便刻意寻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大理寺卿程端,皇贵太妃的亲哥哥。
此人能力虽不及他舅舅,但是知人善任,治下很有手段,用他做过渡,让西北顺利度过五六年也不是难事儿。
杜宁仍担任镇西副都护,他任期也满了,原本想回来也简单,且京城还有杜尚说这么一号人物,自然会替他扫清一切障碍的。
可是杜宁自己纠结良久,最终决定留下来。他深知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在西北游刃有余是因为自己早就熟悉了镇西都护府,若是换了一个地方可就未必有这般成竹在胸了。再说,他所有的政绩人脉都在西北,西北于他而言总是不同的。待回了京城铁定会泯于众人,既然如此,还不如在西北再多历练几年呢。
杜宁毅然决然准备留下,已经给儿子安排好一切都杜尚书得到回信之后,直接在家中破口大骂。
真是他的好儿子,不仅没有一天孝顺过,反而见天地惹他生气,亏他之前还做了这么多准备,竟全都打了水漂!西北有什么好?能让他攒够了政绩还不舍得回来。
兔崽子,气死他得了。若不是为了看孙子谁乐意管他回不回来,自己不回来也就罢了,好歹将孩子送回来啊,没点眼力见!
杜尚书气急败坏地丢了信,赌气只当是没有这个儿子一般。
又过了几月,林簪月从西北离开,为了给她送行,常乐一带的百姓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说来也可惜,傅大人待西北百姓恩重如山,可当初傅大人被急召回宫的时候竟没几个人送行。这一别,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此事越想越觉得遗憾,如今为了弥补,他们便将心意倾注在了林簪月身上。
林簪月原本打算悄悄离开,不想还是被人给发现了。送行之人呼朋唤友,越来越多,最后差点将城门给堵住了。这里不仅有西北的百姓,有伊州迁过来的吐谷浑人,更有各地的商贾,他们或是受恩于傅朝瑜,或是受恩于林簪月的医馆,全都跑来给林簪月践行。西北如今越来越好,都是多亏了傅大人一家。
人到了也就罢了,不少人甚至还带了好些土仪,硬要塞到林簪月的马车上,拦都拦不住。
原本还算空旷的马车没一会儿功夫便被塞得满满当当。若不是西北这几年丰收,百姓日子过得还不错,林簪月说什么都不会留下这两辆马车同行。暖心之余,却又叫人哭笑不得,林簪月赶忙制止道:“各位真的不必再放了,马车若是塞得太多,也不便行路,耽误了行程,还不知要你们傅大人要苦等ʟᴇxɪ多久呢。”
杜宁方才声嘶力竭让他们别塞,都不及林簪月这一句,众人一听影响到了傅大人夫妻团聚,立马消停下来。
杜宁:“……”
他感受到了差距。
众人虽不再塞东西,却还是争着嘱咐道:“夫人,您回京之后千万代我们给傅大人问声好才行啊。”
“傅大人最喜欢吃我们家的烧饼了,这回了京城没了咱家的烧饼可怎么是好?”
“傅大人日后回西北,千万记得要来我们饭馆,我们家饭馆最近多了好几道招牌菜呢!”
“还有我,也代我给傅大人问声好……”
林簪月一一应下,为防自己忘了,还特意将众人姓名记在纸上。
好容易挥别了盛情的百姓,林簪月又看到了一旁默默守候的医馆中人。
林簪月愣住,随即朝着她们挥了挥手。她经营数年的医馆如今已经发展壮大,坐堂大夫、女弟子也有数百,来日不论她们是留在常乐也好,另去别处行医也罢,她只盼着这些人日后都能顺遂无虞,切莫忘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