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白庵(第6/10页)
将离醒来,将梦忘得一干二净。
看看窗外,已经是清晨。鸟声啁啾。他心中莫名惆怅,穿鞋起床,走到屋檐下,发现台阶湿润,原来昨夜下过了一场雨。院中地坪上长满了青苔,青苔上有一串脚印,小巧且浅,渐行渐远。
将离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可是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想了想,该在的东西都在,并没有失去什么。
当天晚上,他又出了麓山寺,脚步随意,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地闲逛。
不知不觉间,他发现自己又走到了昨天听到歌声的地方,那块方形的石头如懒惰的癞蛤蟆一般蹲在那里,似乎早就料到这个年轻的秀才会再次跟它会晤。将离甚至担心这块石头突然发出叫声来。他多余地伸手去摸了摸石头的表面,确定它不是一个活物。
这时,一个黑影子扑棱扑棱地飞了过来,落在将离头顶的树枝上。
“哇……哇……”那个黑影子发出难听的叫声,原来那是一只乌鸦。
听到乌鸦的叫声意味着会遇到不吉祥的事情。将离捡起一块石头,朝头顶的乌鸦扔去。
“哇……哇……”乌鸦叫了几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越飞越远,最后融入了夜色中。
将离有些后悔了,后悔用石子扔了那只乌鸦。师父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哪里是一只乌鸦就能左右的?人们往往把不好的事情归咎于外界,而不反省自己。
他对着乌鸦消失的方向,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给它道歉。
眼睛刚刚闭上,他就听到了昨天听到的那样的歌声。歌声依然断断续续,跟着山风而来。
他睁开眼,逆着山风吹来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缕微弱得如萤火虫的烛光。莫非歌声是从那里传来的?
那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把他的心紧紧拽住,使得他忍不住抬脚向烛光的方向走去。
才走了半里路,将离就来到了一个圆拱门前。烛光就在圆拱门后面的小庵房里。
歌声没有了,替而换之的是笃笃笃的敲木鱼的声音。
原来这是一座占地极小的尼姑庵。将离清清楚楚地看到圆拱门的门楣上有一块扇形的牌匾,白底黑字,简简单单,不加修饰,写的是“明白庵”三个隽秀的毛笔字。
明白庵?这个名字取得也太随意了吧?什么样的人会取这样的名字呢?将离对住在这座小庵房里的人更感兴趣了。
圆拱门两边有对联,写的是:“默唇僻处兀聋痴,十问烦人慵一答。”
将离知道,这是宋代高僧惠洪写的诗,师父给他讲过这位天才僧人,或许正是因为惠洪太聪明,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挫,当过好几座寺庙的住持,却又屡屡被排挤驱逐,最后甚至被剥夺了僧人身份,发配到海南充军。
这句话是惠洪后来反省自己,幡然醒悟之后写下的。
师父之所以给将离说起这段典故,是因为将离读到了苏东坡的《洗儿诗》。诗中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将离不明白苏东坡为什么希望他的儿子愚笨鲁钝,于是向师父请教。师父便举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几个例子,其中便有高僧惠洪。
将离心想:住在这座小庵房里的难道是自认为聪明,却又担心聪明害了自己的人?
将离从圆拱门走了进去,来到小庵房前,正要敲门,里面又传来了歌声。歌声幽幽,如山间流水潺潺,伴以木鱼笃笃,如河底卵石颗颗,唱的是:“起凭危栏纳晚凉,秋风吹送白莲香。只见一钩新月光如水,人话天孙今夜会牛郎。细想天上佳期还有会,人生何苦挨凄凉。”
唱到这里,歌声就停了,只留笃笃笃的木鱼声,仿佛河床上柔软的水已经退去,只留下散落的坚硬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