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晋朝穷啊,养不起兵(第2/2页)
没钱,就养不起规模宏大的军队,这是必然的。
谢家虽然有钱,家大业大,可是指望着谢家拿出全部资财供养北府兵,也根本就是在做梦。
北府兵目前内里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复杂,一方面,谢家确实出资在供养北府兵,北府的日常操练、兵器打造都需要谢家出钱。
在这种情况下,北府当然只有谢家能够掌控,交给别人,谢家多年的心血就全都要付之东流,这谁也不能接受。
再者说,以目前朝堂上的情况来看,也确实没有哪一个世家足够强势到可以代替谢家,继续供养北府兵。
财力不及,没有办法。
然而,谢家对北府的资助,终究也还是有限的,大约相当于大庄园主供养自家的私人部曲乡兵的范围,千万不要小看晋时世家个人部曲的规模。
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是,就连谯郡桓氏控制的荆州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专属于桓氏的私人部曲而已。
人数众多,花钱如流水,没有巨额的资材,没有专属的铸钱炉,休想供养的起。
所以,供养北府兵的大头,也还是朝廷出钱,军饷啊、粮草啊、大型的兵器甲胄制造,都需要朝廷来筹措。
于是,朝廷没钱,就造成了军队没钱,没有钱的穷部队,如何能够打胜仗?
当然打不赢。
在这种背景下,适当的减员,就变成了保持北府战斗力的不二法宝。
每场大战结束之后,将一部分新兵,且没有获得职级晋升的,原地解散,责令他们继续务农,便是晋朝部队惯用的解决方式。
这个解散的地点,通常也就是建康城附近的军事重镇,京口。
这里距离都城极近,各种军事设施齐备,将大批士兵囤聚在此地,且战且耕,平日里,没有大型战争的时候,士兵们就像最普通的农夫一样,耕种田地。
待到朝廷有需要的时候,便会责令将领专门负责到京口重新征召士兵,并且在京口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择日赶赴战场。
因为京口当地的很多农夫本来就有从军的经验,以至于对他们的训练相当容易上手,朝廷可以放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北府大将谢玄也如此看重京口一地的特殊原因,京口具备大量具备一定军事素养的可靠兵源。
不仅如此,京口一地,民风彪悍,骁勇悍战,每一年都有适宜的新兵可以补充到北府中来。
京口是北府最重要的兵源地,原因也有很多。
这里不只有海量的具备一定战斗经验的老兵,还有作风果敢,敢打敢拼的年轻农夫,同时,这里还具备一个特殊的优势。
那就是南渡的中原流民,大多都要在此处上岸。
这些流民,可都是新兵的良好来源。
一般来讲,其中就没有多少老弱病残人士,如果不能打,武艺不精,是无法通过漫长的路途,过关斩将,带领族人成功南渡的。
这些好儿郎,都是北府的好苗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