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5页)

年少伴读,弱冠伴君,再之后护国一生,埋骨沙场。

“陛下,臣不知,”大理寺卿冲出来,跪到地上,开始拼命磕头:“臣即刻去查!即刻去查!”

一瞬之间,皇帝觉得自己仿佛是来到少年时,看到了少年时的卫忠。

皇帝没有理会大理寺卿,他红着眼,从台阶上走下来,一步一步来到卫韫面前,温和出声:“卫韫,今年几岁了?”

楚瑜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在这帝王出现时,她没有哀嚎,亦没有哭泣,她只是平静看着皇帝,目光落在他身上,坚韧又清澈。

“再过半月,年满十五。”

良心安否?

“十五了……”皇帝叹息:“若皇伯伯今日要赐你死罪,你可愿意?”

这一道宫门仿佛是阴阳相隔的两个世界,卫家那一百三十二位已经故去的人带着两位未亡人,平静看着这宫门内的他们,似乎在问一句——

卫韫僵了僵,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到皇帝脸上,神色平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陛下可否让看在臣父兄面上,让臣选一个死法?”

一面是华京的歌舞升平;一面是边疆的白骨成堆。

“你想如何死?”

一面是生者的浮华盛世;一面是死者的寂静无声。

“我想去边疆,再杀几个北狄人。”

两个女子是雪白的衣,而那牌位是黑色金字的木,黑白相交立于众人对面,肃穆安静,仿若与这宫门之内,是两个世界。

卫韫说得铿锵有力:“我父亲曾说过,卫家儿郎,便是死,也该死在战场上。”

而他们对面,是跪着的楚瑜和蒋纯,以及身后立于风雨中的一百三十二座牌位。

这话与楚瑜所说不谋而合。

那人身后站立着身着金缕衣的长公主和纯白色金线绣龙广袖长袍的太子,再之后是浩浩荡荡满朝文武百官,他们随着宫门打开,一个一个显现出来。

皇帝看着他,许久后,他转过身,扬声道:“看看,这是卫家的子孙,是我大楚的儿郎!”

楚瑜抬眼看过去,见为首一身明黄,头戴冕冠,十二琉悬于额前,因风而动,让那人的神情带了悲悯。

“他只有十四岁……”

雨下得噼里啪啦,蒋纯也有些撑不住,便就是在这时,宫门慢慢开了。

皇帝颤抖出声:“十四岁啊!”

王岚见劝不住楚瑜,也不再说话,扶着姚珏到了一旁马车里,让大夫上来给姚珏喂药。

满场无人说话,鸦雀无声。皇帝说出这句话来,大家便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小七不回来,”楚瑜目光落到宫门里,平静道:“我便不走。”

从卫家被曹衍欺辱、楚瑜下跪、谢太傅据理力争、长公主以情动人,这一番铺垫下来,百姓、臣子、天子,都已经软化下来,唯有太子一党还想再做争执,可情势已到这样的地步,又能说什么?

楚瑜摇了摇头,关切看向王岚:“你还怀着孩子,别受了寒,我在这儿等着。”

于是只能眼睁睁看天子回身,手放在卫韫头顶。

“无妨。”

“当年朕曾打破一只龙碗,先帝对长公主言,朕所做一切,皆因孝心而起,功过相抵,不赏便罢了,若再过多追究,未免寒心。朕感念卫家忠诚热血,你父亲所犯下的罪过,他也已经以命偿还,功过相抵,再不追究。而你……朕希望你好好活着,重振卫府,你还在,卫家英魂便在。”

蒋纯一把拉住她,旁边王岚带着人过来,让人扶起姚珏。王岚红着眼,扶着肚子,劝着楚瑜:“少夫人,要不回去吧……”

“小七,”皇帝声音沙哑:“皇伯伯的苦处,你可明白?”

楚瑜有些无奈,正要说什么,就看见姚珏身子晃了晃,整个人就往旁边倒了过去。

后面这一句话,卫韫明白,皇帝问的是,他能不能明白,他作为天子,却不帮卫家平反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