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3页)
“反观玄商,在瑶山君入商后,却有日渐兴盛之势,可见一国君王,还是需有容人之量。”
随口议论几句,众人将面前暖身的灵酒饮尽,先后站起身来:“暂歇上半日,我等也该启程了,早些到钦天学宫,便能多听上几场讲道。”
“听闻蓬莱谢道子也在钦天学宫中,不知此番能否得闻他释道家经典。”
几名散修结伴向楼下走去,相邻处的桌案旁,少年脸上噙着淡笑,斟了盏灵茶递给面前年纪分明比他小些的少女。
两人面目寻常得没有什么记忆点,若是仔细看去,只觉其上像是笼着朦胧迷雾,怎么也看不分明,更不说记住这两张脸。
“他们只怕要失望了。”少年温声开口。
少女接过灵茶,轻抿一口,不置可否。
玉京,商王宫中。
姚静深到的时候,宿昀正坐在亭中赏雪,身旁火炉上煮着茶,热气氤氲而起,如同云雾。火炉架起的铁网上烤了几个柑橘,淡淡甜香弥散开来,气氛静谧而安然。
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宿昀鬓发中已经多了几缕斑白之色,厚重裘衣披在肩上,身上隐隐透出几分暮色,但他的精神看起来还算不错。
解决了长孙静这个心腹大患,玄商这几年未曾受天灾袭扰,宿昀过得很是顺心遂意。
不过从前身体的耗损难以再挽回,在没了一国气运护持后,宿昀衰老的速度更是快了许多。但对于整个玄商而言,这是值得的。
见姚静深前来,不等他躬身行礼,宿昀便示意他不必多礼,熟稔地招呼姚静深上前坐下,顺手拿了个柑橘给他。
姚静深掀袍坐下,宿昀拢着袖子,像是闲话家常一般道:“姚先生应该也听说了自大渊传来的诏令吧。”
姚静深闻言微微颔首,即便他身在钦天学宫之中,甚少过问朝堂之事,也听说了此事。
大渊天子命龙渊阁诏令九州诸侯,命其今冬前往天启城朝贡觐见。
诸侯朝见天子本是旧例,不过九州疆域辽阔,诸侯要自封地前往大渊往往需要不短时日,舟车劳顿,为此多以国中事务繁忙为由,安排臣下代为前往。
但这一次,大渊天子明令,要九州诸侯亲至。
这是大渊天子轩辕旻(音同民)登位的第五十年,他有意祭天行封禅之礼,作为轩辕氏之臣,诸侯理应亲自前往观礼。
就连一向不问世事的昆仑州诸多仙门大派,包括蓬莱,瀛州,方寸山等地,都受到了轩辕氏邀请。
“不知为何,寡人从这卷诏令中觉出了些风雷。”宿昀望着空中飘落的雪花,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意味不明的深意。
轩辕旻痴迷天象,登上天子位后也不改其心,是以大权旁落,大渊朝堂之上颇多纷争,局势错综复杂。
对此,姚静深只是笑了笑,手中不疾不徐地剥开烤得微微发烫的柑橘,并未评价什么。
宿昀也不在意他的沉默,继续道:“天子有命,我等身为臣下,自不能违逆。不知此番前往大渊,姚先生可有意同往?”
他说着,含笑望向姚静深,眸中另有深意。
大渊天子掌有帝玺,帝玺镇压九州,集天下气运供养轩辕氏。若为天子褫夺敕封,天下便可群起而攻之,是以九州诸侯绝不敢将轩辕氏天子的诏令视若无物。
姚静深心知,宿昀问的其实不是自己,而是姬瑶。
这三年间,姬瑶居于钦天学宫之内,少有现身外界,因此对于她的修为进境,外人实在所知不多。
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三年时间,她能自天命突破至洞虚便已是难得。加之后来已经没有人会不知天高地厚到钦天学宫寻衅,于是许久没有人见过姬瑶出手,因此对她如今境界与实力都不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