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春旱夏涝
猪肉都被上完市后, 麦子跟小草便带着一整头黑猪,以及各种香料家当,准备回月亮湾过年。
村里的人也都回来了, 栓子正在村口的油棚处跟村民们磨着豆油。
白雪皑皑的村庄里, 光秃秃的树梢上系满了红绸带,还有时不时的锣鼓声音, 雪地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红纸。
之前用来村民议事而修建的大圆台, 如今上面挂满了腊鸡腊鸭,走到另外一边去, 则是满栏杆的香腊鱼, 下面还特别标注了编号。
难怪一进村就闻到了腊味的香气。
村里人见麦子她们从代邑城里回来,纷纷奔走相告。
阿亚朵一手将这头大黑猪提到了麦子小草的院落里,刚一开门,就瞧见院前的那口大石磨上面已经陈旧斑驳, 上面稀稀疏疏的散落着一层薄薄的雪。
院前的几颗核桃树也掉光了叶子,只有光秃秃的树干屹立在古井旁。
麦子几人还没踏上门槛, 就被周围嘈杂的声音制止住了。
首先就是徐婶裹着大花棉袄, 头发上已经掺杂着半头银丝, 浑身健硕了不少, 步履蹒跚的大步过来。
“城主, 你们咋回来了?也不吱会一声, 早知道你们要回来, 俺们就把宅子里的灰都给扫嘞。”
徐婶一手将汤婆子塞给她们, 招呼着麦子她们往她的院里走:“外面冷,快进来坐着, 屋里有火气嘞,你们好好暖暖, 等乡亲们把屋子收拾了,你们再走。”
这时周围的村民从屋子里出来,看到麦子她们回来了,也赶忙凑前儿聚个热闹。
这样麦子她们从自己的院子被迫改道,来到了徐婶的院里。
徐婶的院落里收拾的很利索,屋里只有她一个老太太住,家具也少的可怜。
厚厚的白雪盖住了屋顶上的砖瓦颜色,院子里铲着一堆堆的小雪山。
桌椅板凳这些倒是不缺,麦子跟着徐婶来到正中的大堂,灶膛中呼啦啦的柴火滋啦声音,一下隔绝了外面刺骨的冷意。
麦子不由自主地抖了抖身上的并不存在的雪,呼出一口热气来。
朱朱黎好奇地左右观望,她来月亮湾的时间并不多,大多都是在各个工坊里修理机器。
徐婶看到后,知道这娃是麦子和小草在海外时捡的姑娘,这小丫头本事大着咧,连榨油的机器都是小丫头做出来的。
想到这里,半老太太眼里流出了慈爱的目光,笑呵呵地从厨房里端出一碗蒸芋头出来,热情地说道:“这就是小朱丫头,还是头一次见面,来尝尝婶做的芋头糕。”
朱朱黎乖巧的坐在位置上,外头的阳光洒过来,在屋棱下的冰柱反射下,脸上的小雀斑一览无遗,身上裹着一身暗红明蓝相间的棉袄,外面披着灰色的毛领大氅。
少女双手接过面前这位老婆婆手上的盖碗,揭开上面那层,露出软糯糯的芋头来,上面是熟芋头,下面则是一层糍粑打着底。
桌面上也被徐婶依次倒好了清茶。
“谢谢婶儿。”
朱朱黎轻快的声音响起,麦子也挑了一块芋头糕。
配着清茶喝,刚好中和了芋头糕的甜腻,不愧是现在月亮湾的特色吃食。
还没把徐婶儿的芋头糕吃完,屋外很快又洋洋洒洒来了一堆村民,大部分都是之前一起逃过难的村民。
看到麦子热情的打了声招呼,就扛着扫帚铁锹进了不远的屋宅,铲雪的声音稀稀疏疏地响个不停。
好不容易把徐婶端上来的芋头碗吃完,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的村民踏进了徐婶家的门槛,送来了一碗碗腊鸡腊鸭。
在村民们的热情投喂下,众人享用了一顿极为饱胀的午食。
等到麦子她们回到自己的住处时,已经和刚刚的院落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