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得湮灭(第3/5页)
“有点思路了,潘教授,能把所有测量的数据,以及先期实验的数据一起给我看一眼吗?”
“好,没问题!刘畅。”潘教授叫了一个博士生的名字,随后又看了看手表:“不过也不要着急,快六点了,看一眼咱们就去吃饭。”
“好的,没事。”
……
叶铭嘴上答应得爽快,但当他拿到数据后,便再次进入了那种“入定”一般的状态。
然而,当伊塔跑完模拟后,数据依旧在误差范围内。
但那个模拟生成的光子,就愣是不往他设计的量子阱里面钻——直接就消失了。
很显然,要么是湮灭了,要么就是被捕捉吸收了。
这下,就把叶铭给整不会了。
“难道是误差累积会带来质变?不能够啊……这明明是精确到10纳米级,又不是原子层面。”
叶铭看着虚空,心情开始有点焦躁起来。
伊塔感到了他的焦躁,声音变得“温柔”了一点:“有没有可能是放大后的设计出错了?”
“不太可能,因为等比放大是遵循数学规则的,而且计算后的波函数也没有问题——如果这能出错,那我这辈子都休想逆推出公式来。”
“那介入的电路和场呢?”
“那也是我和这边一起设计的。”
“不,我的意思是。”伊塔的声音变得冷静起来:“约束阱是系统奖励给你的,但驱动电路是你设计的。”
叶铭错愕:“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涉及微观层面单粒子的约束时,不能出现任何的不匹配。”
“包括在现有设计上做延伸也不行?”
“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我认为,当排除了所有可能后,剩下的可能就是真相——这是一个伟大的侦探说的。”
叶铭满头黑线:“少看点文艺作品,你没那个气质。”
“……”
“但就算你说得对,我又怎么办?系统把一个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拆成积木给我……”叶铭说着就有点忿忿起来:“过分!”
“要不你试试节点模拟?”
叶铭瞬间一怔!
是的,他还有材料分析,工艺分析,节点模拟!
自从有了伊塔和超级模拟空间后,他就几乎再没关注过自己的经验值啊,兑换点啊什么的了,甚至就连任务都不关注了。
——搁谁没事干盯着自己的面板看啊?
而且经验值差得多,兑换点也来得慢,看了也白看。
节点模拟,2000兑换点一次。
上次叶铭换了一张图纸来开,开出了约束阱技术,算是赚大法了,但他存了好久的兑换点也只剩下了3380。
“嗯,又涨了点,还有3500……够虽然够,但……”叶铭拧着眉头,万般的不舍。
2000点一次,连伊塔都才2000点呢!
也就是模拟一次,一个伊塔就没了。
“伊塔,你要确定,这可以。”
“我确定这可以,但决定权在你身上。”
……
……
隔壁办公室。
潘教授再一次抬起了手,他望向手下的博士生:“刘畅,他要了数据后怎么说?”
刘博士一摊手,苦笑道:“要过去之后他就没说话,只是盯着数据看,一言不发的那种。”
潘教授便摇了摇头,冲唐教授问道:“平时在你那也这样?”
唐教授呵呵一笑:“在我那是干活干得多,倒是很少发呆。”
潘教授便鄙视地看了对方一眼:“这么牛逼一个学生,你拉他去干活?”
众人便呵呵笑了起来。
“干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休息脑子。”唐教授却丝毫不以为意:“而且……相信我,你们不知道他干活多快——他一个人,就能顶一个课题组。”
然后所有人便都笑不出来了。
“唐教授,真的还是假的?”发问的是副教授吴天,他虽然也是搞物理的,但传统计算机科学领域也很熟悉。而且在座的,谁还不会写几行代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