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九品名广传(第3/4页)
特别是九品名字随着弥罗得到皇天后土的垂青,以及通过三品名字加大自己在皇天后土之中的权限占比之后,许多人只需要按照扮演,或者学习的方式,便可以获得些许名字力量的加持,甚至一些原本做着苦力工作的人,也会随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得到些许力量的提升,获得了一定反抗的能力。
这等情况下,受龙之土的贵族根本无法压制民意,部分聪慧一些的贵族开始顺应民意,降低对底层的压迫,而部分顽固不化的贵族或许能够短暂压下下层的反抗,但他们的做法终究无法长久,迟早会在一次次压迫之中,被彻底顶替。
如此特殊的力量,如此具有影响力的力量,研究的人自然不少。
无论是巫觋,或者道士,再或者武僧都开始研究对应名字的典故和力量源头。
其中道士还好,本就有阴阳理论,对上弥罗立在前边的【太上老君】,也是能够给出自己的解释。
但武僧那边就让弥罗大开眼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了此方宇宙神道的影响,哪怕是受龙之土的武僧,在研究佛学和对应名字的时候,也喜欢以信仰和神祇的角度来思考。
其中【斗战胜佛孙悟空】和【旃檀功德佛唐三藏】因为明确的权能较少,或者同现今环境有所冲突,故而研究的人很少,而作为如今被主要研究的【南无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和【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则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在受龙之土武僧和绝大多数民众的认知之中,【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是一位守序善良的神祇,他们也将其称之为送子观音、送子娘娘、怜悯女神、慈悲女士,并且认为其执掌着生育、家庭、母亲、医疗、莲花、怜悯、慈悲、欢乐、母性、关爱、天真、保护和纯洁等神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送子观音和送子娘娘的称呼多流传于民间,而怜悯女神和慈悲女士多为施法者和部分武僧的称呼,真正渴望知晓其奥秘的武僧则是保持着原本的观世音,或者观自在。
整体而言,【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在受龙之土的传播虽然有些奇怪,但整体和原本的形象还有些联系,对比起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就扭曲许多。
似乎因为六道和八部众的缘故,在大众的认知之中如来是一位非常特殊且强大的神祇,他的信徒有外层异界的圣灵、天人和神使,也有地狱之中的恶魔,还有冥界的饥饿亡灵,人间的巨龙和普通人,乃至各种类人生命。其中关于巨龙这一点,信徒内部还就是西方巨龙和受龙之土的精魄龙进行过激烈讨论,部分武僧派系更是为此进行过战斗。
这类情况结合佛门内部本身诸多的派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让人们又认为如来是一位会根据不同的信徒传达不同的教义和神谕,乐于见到信徒在冲突中明悟道理的神祇,部分信徒甚至认为祂没有固定的立场,喜欢以反复无常的态度面对信徒,乐于让信徒在得到和失去之间痛苦徘徊。
最后,无我、无常、无相等佛学理念更是让大多数施法者和部分武僧的认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是一位混乱邪恶,或者混乱中立的神祇,而这也是当今受龙之土的主流认知。
知晓这等名字和信仰变化的阿泉、青宇都是目瞪口呆,独自行动的忘忧仙从经常外出的七仙女和诸位花仙口中得知后,也是傻了眼。
忘忧仙在后来一次被弥罗召见的时候,忍不住询问弥罗为何要放任这些人错误的理解佛法。
“他们的领悟如何能够说是错误?正所谓见性是佛,不同人眼中的佛陀是不一样的,我等强行将认知的佛陀概念传达下去,就符合佛法的概念吗?”
青宇却不这么想,他低声道:“可这其中应该有贵族的手笔吧,他们在有意抹黑佛法,试图以此影响老爷你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