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乙九重(第2/4页)
那太上执符相也是心狠,他知晓此刻外界情况变化多端,继续拖延未必利于后续变化,倒不如更进一步顺从《释厄传》记载,让那心猿落在八卦巽宫位下,以芭蕉扇扇动阴阳二气泄去心猿同其余六圣气机,以风火烧灼其本性,化开其体内的金丹和蟠桃,最后在其邪气外泄,真性初显的瞬间,将其放出,让其打上凌霄宝殿,衍生出弥罗意识回归的那一幕。
此时的心猿,刚刚挣脱六圣杂气,复反先天真性,正是神通最盛,修为最高的时刻,任凭诸天仙真,星君神祇,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任由他打到凌霄殿外。
而弥罗招来王灵官和三十六位雷神前去阻拦,也正是迎合了此时心猿的状态。
毕竟早年的时候,弥罗并未想要过分干涉心猿的时候,也是任由万物自由发展,向着《释厄传》的方向发展,因此那王灵官并非外界灵性飞升,而是同心猿一般为弥罗天真相灵性所化。
其在弥罗宝卷之中的全称为【神道/仙道·从四品都天豁落府·赤心护道首将·先天一炁神君·三五火车雷公·都天纠察王灵官】。
其中先天一炁神君指出其同弥罗天真相的联系,也是指出守护在凌霄殿外他作为守护【神】之【心】的概念,同心猿争斗,便如修行之人嗔怒心和护道心的争斗。
三十六雷将,看似是辅佐王灵官,实则是泄去心猿嗔怒,因此只围绕而不上前。
另一边,西方须弥山上,清净如来相也是缓步来到凌霄宝殿之外,同那心猿赌斗。
说起来,此刻心猿已经是此方天地最鼎盛的存在,清净如来相的神通虽然胜过心猿一线,但差距不是很大,他同心猿赌斗便是借着五行山神通将其压制。
那五行山源自于【佛道·从四品须弥山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乃是五行之道融汇了佛门贪、嗔、痴、慢、疑五念而成。
心猿虽神通广大,却也无法挣脱象征世界物质的五行,以及自我生出的诸多杂念。
当然,此刻的心猿虽不得挣脱,却能撼动五行五念,清净如来相见状,又是取出金帖,其上书写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方才将心猿彻底压下。
却是以观自在之道,让心猿能够察觉自身变化,明悟五行山和自身本来,希望借此将其点化。
见此等情景,太上执符相摇头笑骂道:“我这边将那猴头心中嗔怒怨气外泄,试图让其暂时脱离贪、嗔、痴,你倒好先是以贪、嗔、痴、慢、疑浑浊其真性,又是以六字真言,点名其内心,一来一去,也不怕将其闹腾坏。”
清净如来相闻言,现实微笑,而后若有所指道:“这猴头已经成就金刚不坏之身,万劫不灭道体,哪有那么容易破灭,反倒是你,至于牺牲至此吗?”
太上执符相闻言,知晓清净如来相说的是自己在八卦炉前被心猿摔了个倒栽葱,此举看似是心猿胜过太上执符相,但双方对应的概念一为先天灵性,二为人身之心,此举实则是性向心转,寓意心猿初步挣脱先天束缚,超脱自身限制。
对此,太上执符相只是摇头道:“等这猴头归位,我等也要回归【弥罗】,迟早相合,早给晚给又有何区别?”
迟迟未曾开口的弥罗却摇头道:“虽说我等都要回归【弥罗】,但谁能肯定,最后一定是心猿得道?说不准,你就越过了心猿,成为未来心神之主?”
“莫要拿这话同我打趣,等你更进一步,我自当复返太上,那时候先天灵性恐怕会失去诸多玄妙,你还是乘着如今的时机,多看多学才是。”
太上执符相此话却是说出了些许后期修行的奥秘,炼虚合道之后,除去正常修行,也需要逐渐摆脱太上道祖留下的恩泽,凝聚属于自己的先天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