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4页)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在位期间能多出政绩?现成的路就摆在那里不走,难道再开辟一条新的路?
王县长觉得前进大队成功例子就摆在那里,什么不再试一下呢?
周嘉妮不由绷直了身体,当时搞塑料大棚的时候她就想着如果发展好了搞成个蔬菜之乡也不错。
后来的发展她确实没上过心,也没过于关注,现在听到邱则铭当时的心血付诸东流,有点隐隐替自己对象不平。
现在听王县长讲要重启该项目,周嘉妮也有些期待起来。
王县长想听一听周嘉妮的意见。
当然,并不是说她的意见就格外重要,一个县长的决策,还不至于需要周嘉妮来决定。
王县长是觉得,当时在大家都没留意这个项目时周嘉妮能想到,并说服了大队干部,从半亩地的试验田开始一点一点搞起来,说明周嘉妮目光的长远性。
期间听说她还带头搞过发圈,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发展起来。这姑娘思想活跃,点子多,有利于老百姓发展的东西她都愿意去试一试,所以王县长这次找她来讨论这个问题,也带了一点尊重的意思。
周嘉妮倒是没多想,问她意见她就讲,问她塑料大棚的发展前景,她也会斟酌着用词来讲该项目的前景、现阶段需要的技术支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等,并提议县里以政府的名义邀请专业团队人员驻扎,安排专人专责,全力带着老百姓发展大棚项目。
王县长听得认真,让秘书做好记录。
这阵仗倒是让周嘉妮有点不好意思了,但又有种被认可的喜悦感,她就一高兴说多了,自然提到了富教授。
王县长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渊源,在听说周嘉妮去首都后还特意登门拜访过富教授,心底大为赞赏。
只是起步时借了份资料就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况且大棚是属于前进大队的工作,也是整个大队受益,并非是她个人,却还是特意去道了谢。
王县长有点遗憾的想着,若是周同志还留在县里,这倒是最合适的项目负责人。
现在暑假时间已经过半,该项目如果早点确定下来,就早点把小周同志招回来帮忙了。
周嘉妮却很感兴趣,主要是她经济系的同学们太卷了,这才大一,都已经摆出要开始钻研课题的架势了。
周嘉妮就想从农村经济这方面入手。
现在她有三个选项,一是已经做成功了的编织业;二是那天跟张宝生提过的大包干;三就是王县长要发展的塑料大棚。
中午王县长在食堂请周嘉妮吃饭,周嘉妮就问了问项目的启动计划:“您是准备今年启动,还是明年?”
大棚蔬菜计划在县里也是有阻力的,前进大队的成功和其他公社、大队的不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县长觉得既然前进大队能成功,那就有可推行之处,是值得试一试的。
反对的人则觉得,那么多大队都没成功,说明该项技术还不到位,当时手把手教都教不会,那时可是有不少人兴致勃勃的跃跃欲试,但大多最终渐渐都没了动静。
没必要浪费财力物力来大力推广,即使真要推广,那就再选一两处试点,像前进大队那样先搞个半亩地、一亩地当试验田,成功了再慢慢扩展。
王县长倒是很坚定:“今年启动!”
周嘉妮道:“那我回前进大队问问刘岩,跟专业团队那边有没有保持联系,要一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辛苦小周同志了。”
刚才赵玉珍远远的冲她打了个招呼,见县长在,也没过来打扰。吃完饭,她去找了赵玉珍一趟,跟赵玉珍聊了会儿,借单位电话给西河国营饭店打了个电话,定了三十个肉火烧、一锅馒头,之后才离开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