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唐军第一任品德教官(第2/3页)
“大唐的兵就是好男儿,想我在洛阳之时,那些受灾的百姓谁会说一句,这些兵不是好兵呢。因为这些兵救了他们的命,所以这些兵是好兵。但这不够,这连一个开头都不算,只能是一个引子!”
“五郎不如说一说,你心中完美的兵!”李二又问道。
李二与李靖都清楚,让李元兴这会去讲太多,自己会越听越乱,不如提问由李元兴回答。
李元兴想了想,原地转了几圈后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当兵的走在路上,百姓们不会去躲,也不会下意识的在逃避。”
高表仁也站了起来:“殿下所说,正如今天之事。兵卒在道德上被百姓认可,百姓就会不怕,有德行的人,就算是手持钢刀也不会让百姓感觉到恐惧。”
“没错!”李元兴非常支持这个言论。
李元兴继续说道:“第二,就有些难度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那就是,好兵如山。如果说,洛阳再一次发生水灾,百姓们看到大唐的军服之时,那怕下一刻就要天崩地裂,可心中却无惧,因为有大唐的士兵可以为他们挡住一切灾难!”
李二与李靖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他们不信,因为这个太难,李元兴似乎有一些理想化了。
如果真的能到这种地步,李二作梦都会笑醒,因为这代表着他李唐江山永固。
李元兴则面带微笑的看着高表仁。
李元兴心说,大帝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都当你是个大大的良臣了,这个问题你应该能够回答上来,否则你就太让本王失望了。
高表仁在思考,李元兴也不催,安静的站在一旁。
过了好一会,高表仁抬起头来:“殿下,某以为这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大唐国力的强盛,有了足够强盛的国力才可能有真正的强兵,有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灾难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会去救灾,而不是自身难保!”
“好,继续!”
李二与李靖也在思考着,听到高表仁的话,还是刚才的想法,李元兴太过理想化了,这些东西没有十年二十年,难。
但是,李二还是愿意支持李元兴的,就算是为了后世,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
“第二步则是百姓待军卒如家人,军卒待百姓如亲长。这个还是建立在刚才说的,军卒必须要有足够的品德才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
“那么,要怎么作呢?”李元兴又追问了一句。
高表仁摇了摇头:“某实在想不知道应该怎么作,这就象用竹篮打水总感觉无论怎么作,也会空手而归。似是镜中日,水中月!”
“那你说第三步吧!”
李二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问李元兴:“先把刚才的话题说完,为兄知道五郎你一定有些计策。为兄想先听一听!”
“臣弟有什么计策,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小事情罢了!”
“五郎速说!”李二又催了一句,李元兴无奈这才说道:“其实第二步,可以先从一些小事作起。最容易入手的,是孤老。许多家中子女要么死光,要么都要军中的。到了下雨天,去看看老人的房子是不是漏雨。”
李元兴说到这里,先停了下来,他在观察李二,李靖等人的反应。
李二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下种的时候,去帮帮忙。收获的时候,去帮帮忙。过年过节的时候,去看望一下这些孤老,或者军中的军卒去帮忙写一写家书,念一念家书什么的。总之就象邻居一样,一天两天可能没感觉,甚至还会被排斥,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贵在真诚!”
高表仁很是认同:“殿下高义,以人心换人心,好一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元兴耸了耸肩膀:“当然了,你说这时间长了。老人家有天作了些点心,心想着自己吃不完,那就去军营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