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后续(二)(第3/5页)
甲区全是处理外伤的病人。
林月娘道: 今早还收了一个病人,是个呆子。前几日不是有流星雨吗?他听仙画说流星雨其实就是太空的石头掉下来,就想要去那落下来的地方看一看那石头到底长什么样子,结果半夜从马上掉下来了。在那边治了两天没好,就只能送到咱们这儿了。
孙英娘:……这是第几例了?
这几天光是济世医院就接了好几例因为流星雨而受伤的,有的是爬到屋顶上去看掉下来的,有的是像这种坠马的,还有的据说是因为争论这掉下来的到底是小行星还是石头然后越吵越厉害最终打了一架的。
林月娘翻了翻自己的簿子: “第五例了。”
孙英娘扯了扯嘴角:“希望不会再有人人因为这个受伤了。走吧,待会儿高太医就要到了。”她只是高太医的助手,需要在他来之前把病人的所有资料都准备好,不然就要挨骂。孙英娘和林月娘朝着病区走去。林月娘的全部心神被手上的工作吸引,倒是把刚才的那一幕抛到了脑后。
宋朝。
沈括正待在毕昇的印刷工坊内,看他新倒腾出来的金属活字。
毕昇热情的向他介绍: “小沈大人,您看,这个是用铜做的活字,的确是比胶泥做的活字要好用很多,只是制作起来相对比较麻烦,而且成本也高。
沈括拿过来看了一下,字迹的确是清楚了很多。还有其他的么?
还有,这种是用铅做的,但是没有铜那么硬。毕昇显然不是只做了一种,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研究都给拿了出来。
他是真的热爱这一行。
自从仙画提到过活字印刷和毕昇之后,毕昇就得到了官家的封赏,还给他的印刷工坊赐了一块匾。然后,全天下的印刷工坊都开始研究活字印刷,就连朝廷的工坊都在研究这个。
但毕昇的研究还是最新的。
沈括看他用这些活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印出了一本书,不由得大为赞叹: “果然快多了。”毕昇点头: “唯一的问题就是工匠们需要识字才行。”
现在印刷工坊里的那些工匠,都在见缝插针的学识字,谁都不想被时代抛下。沈括若有所思。
这时候,小厮前来:大人,苏大人邀您前去司天台。
可说了何事?
没有说,但好像是因为水运浑象的事情。
沈括立刻和毕异道别,然后顺手把他印出来的书给带走了。
到了司天台后,刚进去,就看到了摆放在广场一侧的水运浑象台。尽管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但每次沈括都能感受到那一份震撼。
如此庞大,里面的结构却又如此精密。
难怪在后面就连苏颂的儿子和助手都无法仿造出来。想到南宋,沈括心头又飘过一丝阴霾。
进入到水运浑象后,才发现在场的不单单是苏颂,还有他的儿子苏携,以及韩公廉等人,以及在一旁站着的苏轼。
沈括忙向他们见礼。
苏颂见他来,笑着招手让他上前: 存中来了。我们正在研究仙画所说的擒纵器。苏轼笑道:我只是来看热闹的。
交谈之后,沈括这才知道,原来苏颂这段时间不仅是在家
著书,把自己在天文和机械上的一些所得都留了下来,而且他还惦记着仙画中所说的座钟一事。
“我知存中也精通于天文和机械,所以想要邀你一起来研究这座钟。”苏颂抚须道。
之前沈括就参与过浑天仪的制作。
而且,沈括可是在月球上有环形山的人!沈括自然应允。
他对仙画中显示的座钟早就感兴趣了,可以精准的知道时间,这东西可不普通。而苏颂了解擒纵
器,由他来牵头这件事情,的确是再适合不过。
聊到最后,沈括找到苏轼。
苏轼: 存中,我只是来看热闹的,研究这些东西,我并不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