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深山那个村子(第3/4页)
叶晚低声解释,“但如果是遇到来历不明、感觉是有针对性的、想到自然保护区里面的那个村子去了解情况。”
“那我们就不会打电话了,主要是怕泄密。”
叶晚道,“在饭店的后院,我们养着10几只信鸽,会不定期的和保护区里面的鸽子对换,以求时刻保持联系畅通。”
位于深山老林里面那个村庄。
由于他们有大量的鸟粪作为肥料使用,所以他们种植的庄稼、包括瓜果蔬菜长势都特别的好。
而且品质也是一流的。
“那个村庄”很富裕,除了不缺肥料、土地多之外,还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他们的粮食种子,都是罗旋用空间里的泉水优化过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本来就高。
再加上这些村民,不管男男女女,他们全都是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个个都很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和富足。
所以这些人干起活来极为用心,非常的卖力。
不用姬续远去督促,更不用去催,所有的村民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到地里面去干活,直到暮色低垂才会回家。
这和山外的那些生产队社员们干活,完全是两种概念。
“那个村子”里的村民,那是真的把集体的每一棵果树、每一苗庄稼,都当成自家最为值得珍惜的宝贝来看待。
既然有了这么多的有利因素,那是想受穷都不容易了……
再说了……那个村子属于自给自足,所有的收获都归村庄集体所有。
因此,好多年积累下来,那个村子富得流油,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现在在村子里不但鸡鸭成群,牛羊无数,粮食也是堆积如山,吃不完,根本就吃不完。
根据姬续远仔细计算:全体村民们即便是敞开肚子来吃,没个3年时间,绝对吃不完村里现有的存粮。
【其实70年代末也是一样,大家也是足足吃了3年的陈粮,才把以前的库存粮食给消化完毕。】
为了处理掉过多的粮食,所以那个村子选择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力求将大量的粮食转化为禽蛋肉。
这样做,比直接卖粮食变现,要来的方便、快捷的多了。
而那个村子出售这些禽蛋肉的时候,往往会挂着“正兴大队养殖场”的名义,直接让“正兴大队集体屠宰场”和“肉联厂”,将这些东西给全部消化的干干净净。
至于卖出来的钱,这对于罗旋来说,就是左手倒右手的问题了……
目前这个村子还不能曝光。
所以心思缜密的姬续远,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利用顾胖子,他是红星公社餐饮服务社负责人这个身份。
由他出面向公社申请,在进入大小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岔路口,开办了这么一家饭店。
名义上说是“为了满足山区群众对饮食越来越高的追求、为了方便为红星公社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小老君生产大队群众们的婚丧嫁娶需要”。
其实这个饭店,是作为保护自然保护区里秘密的第一道屏障。
毕竟餐饮服务社挂着的是国营头衔。
叶晚姑娘作为饭店负责人,由她来察言观色、旁敲侧击每一位进山的人,探听他们的真实用意,就比较稳妥了。
至于说位于大山深处的那座村庄,以后的出路在何方?
其实这个也简单,按照罗旋的设想:等到改开以后,到时候用那个村子积累下来的集体财富,在山外开办一家集体企业。
到了那时,
那个村子里的所有村民,可以以移民搬迁的名义,全部搬离深山。
从此以后,那一批人都将转型这家企业的职工、兼股东。
如果遇到极个别、实在是不愿意脱离一方土地,不愿意离开村子的人。
那就等大清查的时候,让他们光明正大的转为普通生产队社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