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八十四章 背后偷袭(第2/3页)

已经够他连升好几级的了,宋朝升迁自有定例,再多的功劳也是浪费,现在有机会撤军,既不用冒险,同时撤军的锅还有人背,何乐而不为呢?

说白了没有按预定时间抵达战场的是孟珙,而不是他们。这场战役打到这里,在他看来已经是收获满满了。

再继续下去,赢了,功劳大头是孟珙的,输了的话别说自己之前的功劳可能会打折,恐怕自己小命还有没有都两说。

一句话概括——他章文甫开始怯战了!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是知道这些这些个文官的尿性的,所以当这位监军说出要撤兵之时,不论理由说的有多么的冠冕堂皇。

他们一眼就看出来那些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趋利避害的那一套常规操作!

此时还以为章文甫只是单纯就事论事的人,也就郭靖和丘志清而已,他们都认为文人应该有文人的风骨,一时半会还没有往怯战那方面想。

郭靖还在和他解释试图用真理打动章文甫!

“粮草不是问题,我等还有七天粮草,待到截了京兆府送往潼关大营的粮草,我等便可粮草无忧……”

正如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之人一般,不待郭靖说完,章文甫便拍案而起,怒斥道:

“郭靖!你非要带领着这五千朝廷精锐前去搏命不成,到时候你们死了不要紧,某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在他章文甫的心里,他从来都没正眼瞧过郭靖,他一个蒙古降将,有什么资格和他这位两榜进士,天子门生平起平坐?

以前能打胜仗倒也罢了,他可以勉强共事,现在竟然想带着他去搏命,简直不可理喻!

丘志清发现此人是真的不可理喻,大战在即,这个时候说什么“你们死了无所谓”,这不是明摆着给己方叠负面状态么?

难怪赵昀要自己看着点这些个监军,先不说成事足不足吧,可败事那是绰绰有余……

见大家脸色都不好看,就连郭靖的脸色都有些黑。他是直性子,可并不傻,章文甫这赤裸裸的蔑视语气他又如何听不出来。

丘志清知道不能继续下去了,提着这位监军的后脖领,不顾章文甫的挣扎大喊,留下一句:“诸位稍待片刻,我和章大人说点事,去去就回!”便出了帅帐……

一刻钟之后,不知道丘志清到底和这位监军说了什么,回来之后,章文甫显得沉稳了很多。

并表示,他原则上反对郭靖的意见,不过本人为了大局着想,愿意沿来路返回,前往孟珙大营,协商大军调动事宜……

端平元年五月廿六夜,五千大军浩浩荡荡沿着黄河南下,口衔枚马裹蹄,三分之一乘船,三分之二沿河南下。

申时出发,直到廿七丑时末,全军渡河,渡河时,还能看到潼关城头上的火光!

待渡河完毕,为避免暴露,他们凿沉船只,全军前往隐蔽地点待机。

卯时初,全军隐蔽在潼关以西,十五里处的列斜沟内!

这里扼守着关中前往潼关的必经之路,如无意外,运粮队在四天前从京兆府出发,昨日在华阴境内宿营。

他们隐蔽所在距华阴约三十里,也就是说,今日午间时分,运粮队会经过他们的埋伏地点,他们还能抓紧时间,休整一上午时间!

本来原定五月廿五突袭,也是卡着潼关刚好缺粮的时候,可惜天不遂人愿……

……

吕秋明原本在金国当兵,年前主将率领他们投了蒙古,他作为主将的心腹手下,被提拔为千夫长。

奈何本该在潼关之中享福的他,摊上了上京兆府送粮的差事,来去十天,一月两趟,他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了。整个身子都掉膘了都!

此次比往常送的要多一些,两万石军粮,整整两百五十辆大车,车队绵延两里多地,就自己一个千人队和两千民夫押运。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