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致大清于死地(第2/3页)
但是这对于大清来说仍旧是个巨大的数字。
五百万人口,成丁少说也有将近两百万丁!
如果将这两百万丁都编为八旗汉军,也就意味着,极限状态下大清将可以征发两百万八旗汉军用于征战,这个简直就太美妙了。
当然,这个只是理想状态,毕竟就算能征召两百万个汉军,清廷也拿不出两百万支燧发枪装备这些汉军。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将汉民划入八旗汉军之后,大清就再不会有兵源不足之虞。
毕竟,根据晋商从南边获得的情报,南明光是常备军的数量就已经超过八十万,其中徐州镇兵十五万,归德镇兵二十万,湖广镇兵十五万,云南镇兵十五万,此外还有二十七万新军外加骑兵营、水师以及京营兵。
有鉴于此,大清也的确有必要扩充军队的数量。
但是将汉民全部划入八旗汉军也有不好的方面,首先是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肯定会心生不满,甚至原来的八旗汉军也会有怨气,原先被他们踩在脚下任由他们欺凌欺辱的贱民忽然跟他们平起平坐,但凡是个人都会生气。
再一个就是清廷的粮税瞬间就被清零。
然而现在的清廷早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后金。
最初的后金官员数量很少,所以俸禄支出不多。
可是自从进关之后,清廷接纳了大量汉族降官,又敕封了大量的勋贵,所以每个月的俸禄支出都不是个小数字。
如果将治下的汉民全部划入八旗汉军,那么粮税瞬间归零。
没有了粮税,清廷拿什么来养活这么多的官员,还有勋贵?
“主子,可以效仿当年老汗的做法,向外索取。”宁完我道,“眼下朝廷储备的银子还足以支撑五年的俸禄支出,至于五年之后,八旗汉军已经编练成军,我大清便可拥有上百万的精锐火枪队,便又可以向南明及伪顺发起灭国之战,进而从伪顺及南明攫取大量财物,然后通过掳掠维持朝廷开支。”
当年的老奴就是这么干的。
不管是贵族官员还是旗丁,都是没有俸禄可领。
要想得好处,只能跟着老汗去打仗,打了胜仗就能分战利品,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老汗还会有额外赏赐。
洪承畴说道:“主子,正所谓狄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狄夷则狄夷之,我大清自入关那一日起,便已是华夏正统,还望主子勿以狄夷自居,也不要再有华夷之别,奴才恭等请主子将所有汉军划入八旗汉军!”
“奴才等恭请主子将所有汉民划入八旗汉军。”
范文程、宁完我相继跪地,只有侯方域没吱声。
多尔衮也是没有急着应下,而是久久默不做声。
洪承畴他们确实是为了大清着想,这点多尔衮是知道的。
但是多尔衮更清楚,满人才是大清的根基,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为了讨好汉人而得罪满人,这是自掘坟墓,多尔衮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
当然,洪承畴他们也不是有心要骗他犯错,而是他们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又或者说骨子里奉行的仍旧是儒家那一套。
也不是说儒家的那一套就不好。
但是他多尔衮只会有选择的采用。
当下多尔衮颔首说:“三位先生的意思朕已然尽知,天色不早,先请回吧。”
等洪承畴他们走后,多尔衮才问侯方域道:“朝宗,你刚才为什么不说话?是不赞成洪承畴他们三个的意见吗?”
“是的,奴才不赞成。”侯方域道,“亨九先生他们分明有私心。”
“是吗?”侯方域这话让多尔衮有些意外,皱眉问,“有何私心?”
侯方域轻哼了一声说:“亨九先生他们提议,将大清治下所有汉民都抬旗,全部划入八旗汉军,表面上看保留了大清的八旗制,但实际上却是砍断了八旗制度的根基,一旦此策全面推行,八旗制度从此也就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