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节葬!!!(第3/4页)

刘安不希望得罪晁错,他其实很想收复晁错的,可又无法接受晁错的一些政策,例如晁错要在太学内施行的不教罪,他提出但凡有太学生闹事,先责罚他们的老师,而且是要按着人数来增加刑法力度……这显然抓住了儒家的命脉,对重师的儒家来说,若是因为你的缘故没了老师,那完全没法活下去了,应该直接自杀来谢罪。

可别以为这对黄老就有利……黄老倒是没有像儒家那么推崇老师,将老师的地位比作生父……但是吧,架不住他们人多啊,几十个儒生和几百个黄老生动手,儒生的老师判个二十年徭役,黄老的老师直接就可以处死了……

晁错唯一的有点就是他一视同仁,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哪个学派的就不对付你,他连法家都要对付。

他的法家思想太过激进,他认为君王绝对不能宠爱任何大臣,不能亲近任何大臣,一旦亲近大臣,大臣们就会蒙蔽君王,所以君王要时刻警惕大臣,将他们当作自己的敌人来处置……可这并非是晁错所提出来的,第一个如此上奏君王的人是韩非子……听他这么说的人是始皇帝,始皇帝还非常的喜欢他的这些主张。

韩非子同样不会容忍诸侯王,他是最重视中央集权的,晁错一脉相承,他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作为大臣的立场,认定皇权至高无上,屁股都直接歪到皇帝那里去了。

他或许是在汉朝第一个贯彻韩非子思想的狠人。

可惜,无论是在大汉还是大秦,有这类主张的人,往往都死的很惨。

皇帝倒是开心了,可大臣们断然是不乐意的。

看看韩非子的《爱臣》就能知道,韩非子对大臣和诸侯王是多么的疼爱……他在这篇文章里说,国家灭亡要么是诸侯王太强,要么就是大臣太富……并且提出君王至高无上,不能被大臣左右,还提出了一系列对大臣的管理办法,包括禁止他们私交,不能彼此借钱,不许出国,不许藏兵器,不许在马车里携带兵器,哪怕是去送很紧急的文件,可车里若是有武器,也应该直接处死……

李斯看了估计都得头皮发麻。

周勃父子俩看了都得含笑九泉。

就在他们还在争论的时候,刘长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而看到身上带着血迹的阿父,刘安吓得跳了起来,“阿父??出了什么事?!”

刘长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骂骂咧咧的说道:“也是晦气,半路上遇到了几个穴贼……”

晁错眯着双眼,敏锐的嗅觉再一次发挥出了作用,“陛下!当今盗墓贼诸多,这却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陛下曾颁发诏令,要求天下人节葬,丧葬之事有三害,首先是丁忧的习俗,天下人为父母守灵,不是出自对他们的孝心,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顺,是为了自己的名誉,他们争相攀比,很多大臣们放下国家的大事不做,反而是要去彰显自己的名誉……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却让秩序混乱,进而危及国家。”

“朝中还有奸贼想要任免这样的人来当官,这是巨大的危害。”

“寻常百姓没有厚葬,没有操办隆重的葬礼,没有耗费大量钱财的,就被这些小人骂成是不孝的,不让他们当官,还要讨伐这样的人……这让很多百姓因为葬礼而变得贫苦,徒劳无功,浪费财力……”

“大量的钱财和贵物被埋葬,使得国力削弱,有儒家的人说孝,可他们的孝只是停留在这些表面上,在父母尚且活着的时候不曾加以爱戴,在他们逝世后却讲究各种礼法,攀比厚葬……这就是儒家小人的真面目啊!”

“请陛下再次下令要求节葬,惩罚这些只顾及自己名誉而没有真正孝心的小人,下令各地的百姓按着爵位来举办相应的葬礼,按着爵位来拟定墓葬……寻常百姓若是敢僭越厚葬,以僭越罪处死!彻侯的墓葬规模如果敢超过君王的,就以谋反罪来处死!君王的墓葬若是不合乎礼法的,处死为他操办后世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