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5页)
有了这话,李在终于放下心来:“那行,那我去联系他们了。”
“嗯,”颓不流一顿,声音放缓了一些,“辛苦你了。”
他们剧组是小制作,往往需要个人身兼数职。李在本职是导演,但也包揽了许多额外工作,编剧要他的参考意见,演员要他调。教,就连特效工作室都要他负责。
颓不流对合作伙伴和员工一向慷慨,还是第一次如此压迫一个人。
“嗨,跟我客气什么,制片人才是最辛苦的,”李在心头有些发酸,却大大咧咧地笑着,“要不是有你在上面顶着,我们这些执行工作根本无法展开。”
不接触影视行业的人,可能对制片人没什么概念,大概只知道他们是出钱的,权力很大,掌管着项目演员的生杀大权。
但这只是制片人很表面的一个工作。
像颓不流这样的独立制片人,他承担起了影片立项、拉取投资、控制成本、安排项目人员等一系列任务。
可以说,一个影视项目能否顺利启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片人确定的。一旦中间有一个环节脱钩,都会使得电影濒临夭折。
大型项目尚且如此,更别提他们这种小作坊,几乎需要颓不流事事亲力亲为。
而且哪怕他们预算这么紧张,颓不流也没有缩减项目的支出。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娱乐圈,许多人把电影当做赚钱工具,这些人不关心电影质量,只是简单粗暴的邀请流量明星,盼着上映圈钱。
因为各种类型的资本介入,让整个影视行业越发浮躁,烂片越来越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越来越少。
原本是带给人情感触动的电影,也逐渐变成了彰显名利的工具。
正是因为认清了这种大环境,所以李在在拿下最佳新人导演奖后,宁愿自己拍摄短片,也不愿意参家那些所谓的商业项目。
那次听灰霁谈起这个项目,他也并未抱有太大希望,只是报着试一试的想法。
他用浮夸的相处掩饰自己的怀疑,却没想到,颓不流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一个人一生中,或许都很难遇到一个颓不流这样的人。
他拥有高远的理想,但也有着强大的执行能力,能让他在具备道德的前提下,落实项目。
这是天生的野心家,是毋庸置疑的开创者,能够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李在从未如此确信这点。
他是导演,通过故事向观众造梦。
而颓不流,在造他的梦。
……
造梦需要钱,而现在颓不流最缺的就是资金。
电影就是一个吞金巨兽。特效电影更是如此。
这电影还没开机呢,他之前筹的两亿投资基本就已经花光。
主要支出是特效和剧组运营的费用,版权、编剧、导演、主演这些在线成本,已经被他压缩得很低。
此外,还有后期留给发行与宣传的费用,不过这部分已经被颓不流提前拨给了李在。
项目融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作品够好,不愁后期没钱宣发。
但这依旧不够。
他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
一周后,电影项目账面多出1500万资金,带着这笔新增的投资,李在得以和新的特效公司谈妥合作,并组建起了整个剧组。
开机当天是个大晴天,气温罕见飙到了十几度,热得人连羽绒服都穿不住了。
他们没有举办开机仪式,只找媒体发了个通告,就开始投入了拍摄。
第一场戏,李在选了敖丙黑化蜕变的名场面。整场戏情绪浓烈,且难度颇高,但余凌声完成得很好,只拍3次就过了。
“流哥,你也来看看。”李在从监视器里抬头,对一旁的颓不流说。
颓不流走到边上,李在给他播放刚才拍摄的视频,同时解释:“虽然现在都是绿幕,看不出什么效果,但等后期都加上,画面就非常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