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母螳螂和家乡人(第6/7页)
杜太爷这一套劝人收礼的话,说得人家一家子无语。不过也没法跟他计较,自来知道他不会说话。
杜太爷坐在一旁歇气,看族长一家人,把那两个大包袱打开,一样一样翻看里面的东西。
玉琮他娘和他姐,对那些雪花膏、洗头水、胭脂、香粉最感兴趣,尤其玉琮他姐,一件一件翻着看,那是看得两眼发光、如获至宝。
玉琮他娘一边摸着东西,一边跟大家大叹:“珍姑姑真是心细,这么些得花多少钱啊。”
玉琮他爹摸着两盒香烟和四瓶养生药酒,跟杜太爷说:
“太爷,叔爷、叔奶和珍姑姑,对我们如此破费,让我们做晚辈,真是承受不起。
“您老写信的时候,跟长辈们都说说,别花这些冤枉钱,乡下人咋过不是过,用不着花里呼哨的,弄这么多名堂。”
杜太爷看他们那一个个,都活像是没见过好东西的样子。
他顿时觉得倍儿有面子,他就很自得地,扬着脑袋说:
“这些那都不值个啥,你们敞开了用,珍卿他爹,一个月开一两百的工钱,他跟珍卿哪花得完,那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不贴贴你们这些小辈儿,难道还贴外四路的人?”
玉琮奶奶叹着说:“要我老太婆说,还是珍妹妹心细,从小就知道心疼人、体贴人。叔爷,你这个孙女算是养着了。”
杜太爷深以为然,珍卿还没去海宁,他儿子儿媳妇,其实不怎么寄东西回来。不但不给他寄东西,也没给别人寄过。
他那个糟心的儿子,连写信都不直接给他写,就写到杜族长或珍卿他三表叔那。
可自从珍卿去了海宁,信是没间断地寄,还时不常地捎一大些东西回来。
尤其这一回捎得更多,各处亲戚师长她都想到了。
杜太爷把捎回来的东西,送到各家手里的时候,看着这些人的欢喜反应,听着他们的恭维夸赞,真觉得特别长脸,特别显得自己教育有方。
杜向渊看到那包袱里,杵着两个大药瓶子,以为是什么药岔进来了。
他见上面贴的还有纸条,就叫丫鬟拿他的老花镜来。
杜向渊戴好了老花镜,看见字条上确实是珍妹妹的字。
瓶身上面贴的字条,写这是德国的鱼肝油,那是美国的维他命片,然后怎么吃、吃多少,桩桩件件都写得清清楚楚。
杜向渊看完药瓶上的字条,又把珍卿给他写的信打开看。
看着看着,杜族长突然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一家人连忙过来劝说,等他哭够了,他又连声说着:“珍妹妹是个好妮儿,是个好妮儿,叔爷,你养她是没白养,你老的福气在后头。”
杜太爷见侄孙子感动哭了,更是觉得露脸,很大气地道:
“这东西你们吃用着,吃用了要是见好处,我再让珍卿从海宁捎回来,就是他们那大城市才卖嘞。”
玉琮奶奶见老伴哭,拿话羞臊他说:“都有重孙子了,你还流猫尿,你羞不羞的。”
杜太爷就咂着嘴说:“给她师父师娘送东西,她师父师娘也掉眼泪,说这个徒弟没白教她,比他们闺女还会上心呢。”
大家都连忙附和着赞叹,说珍姑姑打小就是个好的,到了大城市享福,也没忘记乡里人。
玉琮奶奶倒是心疼老伴,这满屋子的人,只有她能理解他老伴的感受。
他们这个小叔爷——就是杜太爷,跟他老伴杜向渊差不了两岁。
杜向渊活了多少个年头,就给他这个小叔爷,收拾了多少烂摊子。
这其间多少辛苦为难,又是怎么一忍再忍,只有老太太这当老伴的最知道。
就这位不着调的小叔爷,还他那个儿子杜志希,那都是不叫人省心的人。
两父子做事都由性子,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也不够体谅别人的艰难辛苦——他们这些亲戚,也没指望过这父子俩会回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