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4/5页)
她这个比喻还是挺浅显的,患者大概也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但她最着急地是快点解决这种痛苦的现状,因此她当即追问道:“那这病能治吗?”
陈凝这时已经写好了药方,交给她儿子,让他去拿药,然后说:“给你们开了三剂五苓散,这个就是渗湿利水的药,如果有效,吃完这三副就能看出来效果。”
患者儿子信了她的话,打算下去拿药,陈凝又嘱咐了他一句:“服药期间,患者要喝水的话,一定要给她喝温热的水,不能喝凉的,不然药效会打折。”
患者儿子也知道他妈这个病不能乱来,再憋下去真会死人的。因此他答应得很认真,说:“大夫放心,我们肯定会按你说的做。”
陈凝见他听进去了,便示意他可以走了。
他们走了之后。陈凝问周扬:“刚才我给患者开的是五苓散,你知道使用这个药方的两个指征吗?”
周扬药方背的很熟,但说到具体的用药指征,一时半会有点不确定,想了想才说:“是小便不利吧?”
陈凝见他没往下说,就告诉他:“患者还得有口渴,至于有没有外感,这个不一定。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可能会用到五苓散。但要使用这个药,必须得确认,患者有口渴和小便不利的特点。同时他舌质也得淡,没有火才可以放胆用,因为药方里有温阳化水的桂枝,这味药是温里的。”
周扬听明白了,点了点头:“口渴和小便不利全都得具备是吧?我记住了,那患者要是有火呢?比如舌有黄苔?”
陈凝没告诉他答案,反而跟他说:“你回去再翻翻《伤寒论》,把蓄水证、水逆及蓄血证这一部分章节全都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再找些医案看看,明天我再问你。”
说到这儿,陈凝就低头忙自己的事去了。
快到下班的时间,徐主任在门口招了招手,说:“小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陈凝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她就走了出去,等到了主任室之后,徐主任这才告诉她:“小陈,今天上午市委下属的一个办事处来了一位姓谢的同志,这人你认识吧?”
陈凝微微怔了下,然后说:“认识,他家几个亲戚都来找我看过病,人也都是他带来的。他是不是来找过你,跟你说起他们单位想请中医大夫去给职工做检查的事?”
这回轮到徐主任吃惊了:“这事儿你知道啊?”
陈凝便把中午在大院碰到谢振兴的事说了一下,徐主任一想,那个时间点确实对,俩人要是在大院碰上,说几句话也是正常的。
因此他说:“你知道了也好,倒省得我再跟你解释一遍。”
“是这样,谢同志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他是希望你能过去一趟。大概是因为他几个亲属都是你给治好的,所以他对你的医术比较信任和认可吧。”
“至于另外一个人,我找了李大夫。至于黎大夫,他说不去。他有课,那么多学生等着上课呢,他不能不去上。”
陈凝觉得谢振兴来得是勤了一点,不过像他这样的人也不只有他一个。像邢副厂长也会常带人过来找她看病,其他人中也有这样多次来找她的人。所以她想了想,倒也没觉得太奇怪。
她便答应了,说:“行,如果时间上合适,我可以跟李大夫过去,到时候我能把周扬也带去吗?”
见陈凝答应了,徐主任就说:“周扬你想带就带吧,不过那地方是机关,在那上班的人都有点权和人脉。让周扬那小子到了地方,说话做事小心着点,不求他做得多好,别惹事就行。”
陈凝觉得周扬应该不会,他也就是跟熟人随便点,患者和家属来的时候,他还是很有分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