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八……二师兄(第2/3页)

郑家人在县里那是名人,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因他家名声不错,百姓们议论也多是艳羡,倒没有别的闲话传出来。

其实郑平安在回来之前曾问过姜威,就是青山镇上小衙门里领头的衙役,要不要一起回县城?

他觉得姜威处事公正,又不似一般酷吏苛刻,被排挤到那里实在可惜了。

只是调动一个吏员而已,对郑家的关系而言,并不难办。

姜威有一瞬间心动,但仔细考虑了几天后,决定还是留在青山镇。

镇上的活儿远比县城轻松,而从衙门领的钱却是一样的。虽然没有额外油水,但是他在县城的时候也不收,倒不似旁人那般天差地别。

青山镇总体环境很单纯,人际关系也简单,不用像以前那样,他一去衙门,全家人跟着提心吊胆,也不用刻意去迎合讨好某些人,过得就很轻松愉快。

自从被排挤到青山镇后,姜威陪伴家人的时候多了,全家人都跟着高兴,不似从前那般愁眉苦脸,爹娘也不再长吁短叹。

姜威突然就想开了。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来之前觉得天崩地裂,一辈子升迁无望,可照他的脾性,便是留在县城也不会曲意逢迎,照样升不上去。

至于孩子,也大了,儿子在县城上学,反正也就隔三差五回来一次,也不算太远,不耽误什么事。

雏鸟也是要放飞的,权当提前锻炼了。

至于女儿,县城里都是大人物,高门第他们攀不上,勉强嫁过去也是受委屈遭罪,他这个当爹的舍不得。低门第,又不想嫁。

倒是在镇上还能挑挑拣拣,出了事他这个当爹的也能罩得住,比较安心。

这些话都是郑平安前几日下了衙,来店里坐着闲话时说起来的,师雁行听罢,颇有些感慨。

从某种程度上讲,姜威和黄兵都曾面临同样的困难和选择,但是在经历了一些事后,他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一个选择迎接挑战,迁来县城。

另一个,则决定顺其自然,守住眼前的安宁。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遵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对自己和家人最有利的那条路。

说起来,师雁行还是很感激姜威的。

对方算是她来到大禄后遇到的第一个“好官”。

如果没有姜威压制,似老杜那等爱占小便宜的人早就张狂起来,带坏整个小镇。

他确实是个好人。

接下来的几天都无事发生,倒是黄兵带着家人来了两回,众人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半月期满,豆子和她男人赶车来送了一回腐竹和酸菜,返程时顺便捎上给陆家酒楼和王桃家的卤料粉包,一举两得,很是方便。

至于粉包钱,也不用急,下一回再来送货时,一道带着,更安全。

原本来县城送货这事儿师雁行并不打算插手,可老村长可能是觉得白占她这么大便宜,本能地想讨好,就将这差事指派给跟她最要好的郭家姐妹两户。

村民们只需要在家做腐竹和酸菜,每半个月卖一回,由郭家姐妹两户轮流送去镇上和县上。

其余人足不出户就能挣钱,又省了与人打交道的繁琐,也乐得分润一点与郭家姐妹做车马劳费用。

于是皆大欢喜。

“我们两家多了这个营生之后,倒是顾不大上去外头收菜了。”豆子和桂香每次来都会把村中最近发生的大小事告诉师雁行,保持消息及时更新,“倒是那张老五毛遂自荐,说他挨着试过,大约实在没多少腌酸菜的天分,又耐不下性子一张张揭腐竹,倒不如把这活儿让给旁人,自己去收菜。”

师雁行听得好笑,也不觉得怎么意外。

真是人天分有别,那张老五多么圆滑机变的人,可腌酸菜时,没人比他更费劲!

“这个安排倒也合适,他能说会道,又拉得下脸,又是个男人,去偏远地方收菜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