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7页)
黄思严这支队伍在并州城外休息了一天,次日,继续南下,前往封州。
刘子岳是在七天后收到穆庆和黄思严的信。
看完后,他是又惊又喜。
晋王果然是杀伐果断之辈,做事太果决了,一旦发现不妙,就立即派了人来对付他。若黄思严不是他的人,这次他还真得要吃大亏。
如今反倒要谢谢晋王送黄思严他们回来,还附赠他好几万兵马。
刘子岳将信递给了鲍全。
鲍全见了也极为高兴:“殿下,太好了,黄参将回来,这下咱们南越的兵力就超过十万了。”
南越如今有四万水师,兴泰那边还有几千名镖师,再加上黄思严这次带回来的八万人,兵力一下子突破了十二万,直接超过了晋王。
不过这八万人怎么安置是个问题,黄思严和穆庆这么急将信送过来便是为了征求刘子岳的意见。
刘子岳琢磨了一会儿说:“这八万人,两万安置在广州,一万安置在封州,一万安置在并州,余下的四万,高州再安置两万人,还有两万安排在连州,另外,你再从水师抽调一万人去袁州。准备一下,咱们去迎接黄参将。”
并州、广州、高州都是南越的一线,一旦朝廷或是晋王要对南越动手,只能从这三处着手,所以这三地要多陈兵力。封州连州的兵力是留作机动用的,哪里发生战事,力有不及,便从这两处调兵。
鲍全很赞同,但他担心一点:“殿下,上次要谋害您的凶手还没抓到。黄参将带兵回来,必然会有很多百姓去看热闹,臣担心刺客会混入百姓,再次对您动手。”
刘子岳闻言,侧头看他:“还是没刺客的任何线索吗?”
鲍全无奈地摇头:“臣与黎大人几乎都快将广州给翻遍了,就是没发现那个平安,也没发现其他可疑的人。”
正是没发现,他才更担心,因为这说明刺客是有备而来,藏得极深。
刘子岳倒不是很在意:“无妨,那天多安排一些侍卫便是,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我总是要出门的,谨慎点便是。”
“殿下,不可。”鲍全跪地道,“这事太危险了,若殿下有个万一……在刺客未抓住前,殿下还是谨慎些的好,不若由臣和黎大人替殿下去迎接黄参将,想必黄参将也是能理解的。”
刘子岳感觉鲍全就是太紧张他的安全了,自从上次下毒的事过后,鲍全三天两头往他这里跑,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刘子岳想了想道:“就如你说,对方若还留着广州城中,想对我动手,那我这次出府是个极好的机会,咱们不如来个引蛇出洞,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了。”
法子是好,但鲍全还是不愿刘子岳去冒险:“殿下,不若臣安排一个人假扮您出门。您好几个月没出府了,他们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好吧,你去安排,这次务必要抓住他们。”刘子岳思虑片刻,同意了。
鲍全高兴地接下了任务:“是,殿下!”
最近,广州城内的气氛明显不同,一是城外的南越水师大规模调动,有一万人北上,离开了广州。
曹正卿感觉北边可能发生了什么,更加焦虑。
他已经来南越三四个月了,事情还一直没有任何的进展,殿下虽没催他,可长期这么下去,殿下必定会对他失望。
但这事也不能完全怪他,太子真是个怪人,能做到好几个月都不出门,实在是令人意外。
饶是淡定如曹正卿,也等得有些心浮气躁了。
好在事情总算是有了转机。
六月十八这天,曹正卿出门去购买一批海货。在市场中转了一圈,他的目光最后落到了角落里那个戴着草帽,穿着短打的渔民身上:“你这些干货怎么卖?”
渔民面前都是一捆一捆晒干腌制过的海鱼。